197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演变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甲午战争以来一直便是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创痛,除了1945-1949年之间短短四年与大陆政治一体在国民政府共同管理之下外,至今两岸仍然处于政治的彼此对峙状态,即台湾当权势力分离倾向的一意孤行与大陆反分裂法的高票通过,这表明两岸政治立场在历史长期的荆莽穿越与奔波中已经相互迥异。   甲午战败台湾被割让日本,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在台湾民众心底留下难以泯灭的创伤,多数民众产生历史弃儿无可依归的飘零悲情心态;国共内战后五十年的国民党据台自守与威权统治及反共教育,带给台湾民众的是对大陆政权体制的难以认可与祖国大陆难以亲近的的心理隔阂;而长期以来美日文化对台湾的渗透以及国际形势的风云变换,使得台湾民众在国家、民族的认同上越发的迷惘与彷徨。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第三波西方民主思潮的泛滥下,世界各地威权体制纷纷望风披靡的影响下,台湾社会中下层的反对运动声浪一路飙扬,统治台湾的蒋氏威权不得不在民主与本土的口号下渐趋退让以至于土崩瓦解,而以民主运动为搴旗的台湾民进党的成立后,在民主与本土旗号的掩进中却渐渐偏离了民主与本土的本意,独立于母体之外的幻梦已然成为民进党的基本教旨,尤其是蒋氏后政权李登辉--台独教父--的引领之下,民进党在2000年轮替国民党掌控台湾政权之后,更始肆无忌惮的进行着台湾未来命运的豪赌,台湾民众在政治认同与文化皈依上如风雨中的扁舟无从找寻未来的方向。本文试图从认同理论的角度及政治合法性与合法性的维护来阐释台湾社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台湾政治现状与文化发展方向,并分析其认同错失的原因,同时本着国人内部事务国人自己解决的立场提出自己一点浅显的主张,以化解两岸仳离日久彼此之间日增疏离与冷漠,以期未来中国的和融一体。   文章正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节主要叙述本文研究的理论、路径和方法;第二三四章节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的政治、文化认同的演进轨迹进行的一番梳理并简单对其表现形式作了交代以及对台湾民众政治、文化认同发生演变的原因作了作者力所能及的初步探析;第五章则从选举的角度分析了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对台湾政局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当政者不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第六章则就大陆如何争取台湾民众的举措及效果做简单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简单总结。
其他文献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时期更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在调整自身以适应国内外需求的变化以及社会转型的同时,与传统产业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
学位
选择 2 5 6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 ,以国际通用的美国 0 0 0~X熟期组的 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 ,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 ,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众所周知,埃德蒙·柏克是以保守主义者著称于世的。很多学者认为,埃德蒙·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是一种试图保护当时的英国政体和英国人民自由的声明。但是,保守主义只是一种态
学位
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大菱鲆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时,
1990年的浦东开发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振兴与发展上海的现实需要,也是全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需要。浦东开发的起点在于将开发定位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经济
本课题属于越文化研究的范畴,重点着眼于越国的军事,大致包括越国的军事史实、军事制度、军事策略以及勾践、范蠡等越国君臣的军事思想等几个方面。   越国兴起于春秋晚期,从
学位
抗战时期,日军和汉奸伪政权在沦陷区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力图控制民众的思想和毒害青年,这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抗战胜利后
学位
对钢试样待连接端面进行激光表面淬火预处理后认真清洗,再将两个试样的端面对接置于压接试验装置内并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升温至一定温度,短时保温后以一定的应变速率恒温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 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认 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