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有机配合物因其镧系离子特有的电子结构和在光、电、磁方面的独特性质,成为了功能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稀土光致发光材料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选择了稀土钐,合成了一系列钐与β-二酮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的三元配合物、钐高分子共聚物以及钐掺杂钆、镧、钇的双核三元配合物,并对上述物质进行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分析(XRD)、GPC(凝胶渗透色谱)、差热-热重分析(TG)、荧光光谱(FS)等表征。论文的主要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步:第一部分合成了钐与β-二酮类化合物(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二苯甲酰甲DBM、乙酰丙酮AA)或有机羧酸(α-甲基丙烯酸MA、苯甲酸BA、水杨酸Sal)以及邻菲罗啉的三元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EA、IR、UV分析,结果显示各配体均和钐形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对配合物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中Sm(TTA)3phen的荧光强度高于其他配合物,并且对Sm(TTA)3phen合成过程中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的pH、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配合物Sm(TTA)3phen的荧光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第二部分合成了钐与丙烯酸(AA)以及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的三元配合物Sm(TTA)2AA,以本体聚合的方法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共聚,制得了键合型高分子共聚物Poly(MMA-co-Sm(TTA)2AA),并将Sm(TTA)2AA溶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得了掺杂型稀土高分子Sm(TTA)2AA/PMMA。通过EA、IR结果推测了共聚物Poly(MMA-co-Sm(TTA)2AA)可能的分子结构,荧光光谱表明,共聚物Poly(MMA-co-Sm(TTA)2AA)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出Sm3+离子4G646465/2→H5/2,G5/2→H7/2,G5/2→H9/2跃迁的特征荧光,且在Sm3+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强度高于Sm(TTA)2AA/PMMA和Sm(TTA)2AA。 DSC结果表明共聚物Poly(MMA-co-Sm(TTA)2AA)的玻璃化温度与PMMA相比有所提高。第三部分通过引入掺杂离子Gd3+、La3+、Y3+分别合成了SmxRE1-x(TTA)3phen (RE为掺杂离子)掺杂体系配合物和SmxRE1-x(MA)3phen掺杂体系配合物。通过对IR、EA、XRD结果分析,发现同一个掺杂体系中的配合物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晶体结构和配位结构。TG结果表明,同体系配合之间热性能也基本相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掺杂离子的加入对各掺杂体系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都有所影响,对SmxRE1-x(TTA)3phen掺杂体系来说,当Gd3+:Sm3+为6:4时,对应的钆钐配合物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当La3+:Sm3+为为7:3时,对应的镧钐配合物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当Y3+:Sm3+为6:4时,对应的钇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对于SmxRE1-x(MA)3phen掺杂体系而言,当Gd3+:Sm3+为6:4时,对应的钆钐配合物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当La3+:Sm3+和Y3+:Sm3+均为7:3时,对应的镧钐、钇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通过引入了R和Q两个因子深入研究荧光增强效应,R为掺杂配合物的实测荧光强度与计算荧光强度之比(R=IR/I),定义荧光增强因子Q=(R-1)/x。通过对R值的研究,了解了各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摩尔分数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Q值研究了对于某一掺杂体系,各种掺杂离子整体的荧光增强效应,并对掺杂离子荧光增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