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淹历仕宋、齐、梁三朝,是我国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本论文以其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把他的创作与同时代作家进行必要的比较,并作历时性的梳理,追本溯源,沿波讨流,对其文学创作给予了准确的历史定位。中国古代的贬谪文学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提出的一个新的论题,是从题材、内容上对古代文学所作的划分。江淹在贬谪期间的创作在古代贬谪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其进行研究,会使古代贬谪文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连贯。本文对其被贬的缘由、贬谪的地点、起始时间一一作以考证;并对其流传下来的被贬期间的著述,根据文集本身提供的作于贬所的内证,逐一进行了考证;在此基础上,从恋国思乡的情结;他乡异域的陌生孤独感;比兴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其贬谪作品对屈原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感伤是人类的一种低沉的生命情绪,江淹是中古时期的一位典型的感伤型文人。感伤类作品在他现存作品中所占比例很大,研究中国古代感伤文学不可忽视其存在。本文从其生活与仕途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时代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江淹作品感伤情调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恋生恨死、伤离惜别两大个方面探讨了《恨赋》、《别赋》所确立的其感伤作品的两大主脉;将江淹悼亡作品与其他前代作家同类作品作比较,梳理出从建安到齐梁悼妻、悼子、悼友文学作品的发展脉络。江淹所处的南朝是儒、道、释初步融汇的阶段,三种思想的交汇成为时代的潮流。江淹作为那个历史阶段的文人,他的作品体现了儒释道三者的融合,并且在这方面具有比较自觉的意识。本文结合其各类创作,分别分析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倾向。从中可以看出江淹对儒、道、释三家思想是兼容并蓄的,这直接导致其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江淹的文学创作所运用的文体种类繁多,有赋、诗、骚、颂、赞、书、传、论等。当时流行的主要文学样式,他几乎都尝试过。他的文体分类观念是清晰的,这集中体现在他对赋与骚的严格区分上。在以赋名题的作品中,基本上不出现骚体句式。同样,以骚体、楚辞作为篇名的作品,通常都采用骚体,而不用散体;同时,江淹的文体分类观念又是模糊的,比如同是称为赞,《云山赞》四首都是五言诗,而《铜剑赞》则是散文;《草木颂》十五首采用的不是汉代兴起的近于赋体的颂,而是四言诗;江淹的诗作主要以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南朝主要的文体样式,江淹的创作在文体上符合时代潮流,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江淹的艺术思维体现了时代的新变,他改变了汉代以来以巨丽为美的思维模式,使得艺术思维关注对象转向纤细微小:他把时空推移和以类相缀两种谋篇布局的手法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有时发挥到了极致:他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求奇尚异也使其作品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