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攻克癌症是世界瞩目的研究课题。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治疗癌症的几个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放射性疗法、光动力疗法以及最普遍的化学疗法,然后重点介绍了钌配合物的分类、水解及与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了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癌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单核钌氮杂环配合物的的合成、表征及其体外活性研究。以水合三氯化钌为原料,简单含氮杂环化合物咪唑、2-甲基咪唑、2,2’-联吡啶为单核配体,在具有极性的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合成了[H(DMSO)2][trans-RuCl4(DMSO)2](1)、Na[trans-RuCl4(DMSO)2](2)、(HIm)[trans-RuCl4(Im)2](ICR,3)、(HIm)[trans-RuCl4(DMSO)(Im)](NAMI-A,4)、(HIm)2[trans-RuCl5(Im)](5)、[H(2-MeIm)][trans-RuCl4(2-MeIm)2](6)、[H(2,2’-bipy)][RuCl4(2,2’-bipy)]·HCl(7)7个钌的单核配合物,对合成的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结构证实。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3)和(4)在水、二甲基亚砜的水溶液及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的水解,发现(3)在水中的水解非常慢,(4)则相对较快一些,并且水解后两者pH都有所降低,说明生成的水合物失去质子而羟基化;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由于溶剂化效应,(3)在350nm、(4)在390nm的特征吸收出现明显的减色和蓝移,两者在250nm左右的吸收也随着水的增多出现增色和蓝移。最后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3)和(4)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双核钌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体外活性研究。仍然以水合三氯化钌为原料,吡嗪、4,4’-联吡啶作为双核配体,在乙醇中合成了Na2[{trans-RuCl4(DMSO)}2(μ-pyz)](8)、Na2[{trans-RuCl4(DMSO)}2(μ-4,4’-bipy)](9)2个钌的双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光谱,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证实。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8)和(9)在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水解情况,发现两者迅速溶于水,而且(8)在水中的水解非常慢,(9)则稍快一些。最后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8)和(9)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情况。第四章总结了(3)、(4)、(8)、(9)的水解情况以及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情况。在PBS中,(3)、(4)、(8)和(9)的LMCT(配体Cl与金属Ru的荷移跃迁)吸收在75min左右都出现大的转折,(4)在390 nm,(9)在394 nm的吸收则由于Cl-的水解出现了明显的蓝移,蓝移到350nm左右后吸收又逐渐加强。用紫外光谱研究了(3)、(4)、(8)和(9)在磷酸缓冲溶液中与DNA相互作用时吸收峰的变化情况,发现当DNA浓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配合物的浓度,吸收比不加DNA时减弱(如9),说明DNA与配合物发生了作用,但不同浓度的配合物的吸收位置不变,说明DNA与配合物的结合程度不变;若保持配合物浓度不变,逐渐增加DNA的浓度,则会出现红移和减色(如4);若两者浓度都不变,会出现明显的减色和红移,说明配合物的氮杂环配体嵌入到DNA分子中(如4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