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重庆陪都时期的报刊研究已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刊作为媒介,它不仅呈现了新闻的特性,更为后人全方位地观照、了解历史提供了一面可供参考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不仅看到了民族的战斗史,更窥见了历史中的“丝丝缕缕”,而本文就意在挖掘这“丝缕”中的微妙。论文基于对重庆陪都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新民报》三份不同党派立场报刊的翻阅,立足三报之戏剧电影报道板块,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层层深入,试图找寻这三者之间的某种特殊的关联性。在论文第一步的资料搜集工作中,笔者于三份报刊众多的影剧报道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个案:话剧《屈原》、《之子于归》及卓别林影片《大独裁者》在三份报刊中的报道。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挖掘出三份背景各异的报刊在影剧报道中的微妙关系——即渗透着战时社会不同党派之间的意识博弈。 论文主要采取以个案研究为主的微观历史研究法,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陪都报刊的繁荣与分立以及报刊中异彩纷呈的影剧报道;第二部分关注三份报刊对卓别林电影《大独裁者》的差异性报道;第三部分聚焦话剧《屈原》在三报中的报道情况;第四部分再现了三报对话剧《之子于归》的不同姿态。笔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和对比性观照考察以及史料的层层挖掘,进而客观全面地还原了彼时陪都影剧界的不同声音和战时社会左中右三方势力的意识形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