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饱和流体致密砂岩实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的常规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砂岩储层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包括岩石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以及孔隙流体分布等相当复杂,弹性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明确。这些特点造成常规的岩石物理模型无法准确的模拟致密砂岩的实验结果,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地震预测造成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开展岩石物理高低频实验与多尺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致密砂岩弹性性质及其控制因素,建立适用于致密砂岩的岩石物理模型,对致密砂岩储层的精细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新建立的超声实验平台测量致密砂岩样品在不同有效压力、不同流体类型和饱和度条件下的超声纵波、横波速度。通过实验发现对于致密砂岩而言,微观孔隙结构是速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压力的增加,孔隙纵横比较小的软孔隙逐渐闭合,孔隙结构造成的影响降低。纵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变化表现为阶梯状变化,纵波速度随饱和度先平稳增大,然后剧烈增大,最后平稳增大,横波速度随饱和度增大同样在增大,这与Gassmann理论的预测结果不符。低频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地震频段内的速度频散逐渐减弱。其次,根据测验测量的部分饱和流体致密砂岩的结果,以及致密砂岩的双重孔隙结构,建立了双尺度岩石物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致密砂岩的连续型孔隙纵横比谱。利用Brie模型等效软孔隙中部分饱和流体的模量,使喷射流模型能够模拟部分饱和样品中的流体流动效应。双尺度岩石物理模型有很好的拟合结果,模拟结果表明,致密砂岩的速度变化由局部流与斑块饱和共同作用,随着压力增加,喷射流效应减弱,这时候由斑块饱和控制,其中横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增大主要由喷射流所影响。在地震频带内,致密砂岩饱和流体后弹性参数的变化主要受孔隙结构和流体流动机制的共同控制。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渤海油田持续地投入到中深层开发中,并发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低阻油层,但中深层地层受郯庐断裂带影响,大部分背斜油藏断块发育,且沉积相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储层性质复杂多变,测井识别和评价难度大大增加。辽东湾坳陷L油田为中深层典型油田,储层纵向岩性变化大,薄互层发育,横向岩石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测井响应关系复杂,急需对目标油田进行适应性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中深层油田低阻油层研究的技术思路。本文
M煤层气田区块内地形此起彼伏、沟壑纵横、复杂多变,管网规模大,集输管网中存在气液两相流动,流体未来进入集气干线会形成积液,积液在管道低洼处堆积造成堵塞,使系统安全运行存在隐患,因此需要对集输系统进行工艺分析,以保证系统安全平稳生产运行,这也为后文集输管网系统优化奠定了水力学基础。煤层气田采取滚动开发方式,生产过程中集输管网出现了设备利用率较低、能耗较高、效益较为低下等问题,因此针对性地优化设计集输
偶极横波反射波测井技术的探测范围可达数十米,介于传统测井与地球物理勘探之间,能有效消除探测盲区,在碳酸盐岩等地层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纵波反射波强度弱于横波反射波等原因,目前主要利用横波反射波进行地层构造成像。但在软地层中,横波衰减比纵波严重,其传播距离较硬地层中的传播距离明显缩减,偶极横波反射波测井在软地层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利用受软地层影响较小的纵波反射波进行成像成为一种可行的
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的发展,简单的构造圈闭油气藏已经愈渐稀少,油气勘探的目标已日渐转为更为复杂的岩性油气藏。在复杂的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叠前AVO反演是目前勘探开发最关键的储层预测技术,基于叠前AVO反演的储层预测技术是探明油气分布和油气圈闭潜力的核心技术。本文首先对AVO技术正演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了Zoeppritz精确方程以及其近似方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然后在前人划分的四类
最近,非常规等各向异性油气田的大量开采以及定向井的应用,使得随钻测井在测井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电阻率各向异性地层中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反演问题。首先,阐释了电磁波传播电阻率测井的响应原理、并推导基本公式。然后,建立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地层模型,使用模式波分解法求解该介质地层中的各电磁场分量,并采用快速汉克尔变换法实现高效的数值模拟计算。针对方位电磁仪器,设计地层模型,系统
由于成本低廉以及柔性性能好,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有望在印刷电子及可穿戴电子领域取得更多应用。包括物联网(IoT)、射频电子标签、可穿戴传感器等在内的多种应用,都要求电子器件可以在较低工作电压内提供足够的电流来驱动电路,或者具有很高的增益,可以用来放大信号。但是,目前要使OTFTs对于碳纳米管薄膜、二维材料和氧化物更具竞争力,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有机半导体的迁移率通常低于无机半导体的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地层水矿化度的多变以及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出现,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Archie公式对复杂储层的评价,往往准确度不高。由于油水介电常数差值较大,介电测井在评价非常规及开发后期的储层上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国外油服公司新推出的扫频介电测井仪,其近年来在油田服务效果良好。目前,国内对扫频介电测井的响应机理研究尚不完善且对扫频介电饱和度模型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故本文在充
储层的渗透率模型一直是石油工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面对碳酸盐岩、非均质砂岩、火山岩等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时,传统的渗透率模型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以数字岩心为切入点,解决样品稀少条件下非均质性储层渗透率建模的问题。针对不同岩性的岩心在CT图像上的孔隙类型不同,分别对砂岩和碳酸盐岩两种岩性给出了相应的图像处理与分割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最大球法的逾渗网络方法得到各岩心的计算渗透率。通过子块切割的
可拉伸电子器件是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超越了传统电子器件刚性的限制,可以在器件弯曲、扭转、拉伸等状态下依然保持正常的功能。得益于可拉伸电子器件具备类皮肤性质的变形能力,可拉伸电子器件在电子皮肤、软体机器人、生物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都具有丰富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刚性器件的不足。其中,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是可拉伸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拉伸电子系统的信息输出窗口。在可拉伸发光器件中,基于ZnS:
随着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老油田进入了高含水阶段开发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剩余油分布状况复杂,后期开发方案部署难度大。本文主要从岩石物理模型分析、时移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地震反演及多属性预测分析对研究区储层渗流场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高含水油田渗流地球物理储层描述方法组合,建立老油田储层物性参数信息、预测剩余油聚集区、指导后期开发方案部署,进而提高油田老区采收率。本文首先建立研究区的岩石物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