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对1918年至2004年期间出现的“新剪纸”现象进行研究,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一个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的生动案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梳理、研究和总结,不仅有可能充实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形象化资料,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在现、当代的语言转换,也有可能提供一份关于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的经验性文本。 相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而言,新剪纸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转型,与传统民俗仍然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断脱离丌传统民俗的原本状态,任由时代的变更所赋予它新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其传承方式、创作队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与主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艺术特征逐渐与传统民间艺术迥然不同。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新剪纸”概念的形象化呈现,始于20世纪的西式教学课堂,而在主流文化中产生意义的作品首先在30年代的“平民文学(文化)”中脱颖而出;40年代至70年代“新剪纸”与中国文化艺术的所有形式一样,历经了“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民性的“造神运动”,朴素的纸面上记录了中国人从热烈到疯狂、从睿智到盲目的精神历程;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的解放,“新剪纸”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并随着社会“商品化”的趋向一步一步走向终结。新剪纸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使命,逐渐退出主流文化,标志着一个时代艺术功能的完结。 本课题的工作方法采取“两段式”。一、以作品资料文献收集整理和田野考察为最基本的工作手段,首先对既有文献和田野考察结果进行系统地整理,做出详实的考察报告,从而凸显课题中的关键问题所在。二、通过对新剪纸的图像、题材、造型语言、创作者、创作方式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描述及其与传统剪纸之间的对比,从史学的立场出发,将新剪纸的概念以及在社会中的功能、地位给予客观的陈述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