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形反义是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与“近义”、“反义”、“一词多义”、“同形异义”等其他意义关系一样,构成词语意义关系的多样性。然而,同其他意义关系的研究相比,同形反义这一现象的研究明显不足。基于这样的一种状况,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下,分析探讨同形反义词意义形成的动因和认知机制。论文研究着重于三个问题的解答:(1)在同一个词形中,我们如何识解两个对立相反的意义? (2)同形反义词的对立相反意义是如何形成并引申的? (3)同形反义词的语义构建的机制是什么?依照Langacker意象理论的认识,论文研究表明,同形反义词意义特征的形成与人们对词语表达的事件的认识有关。词语意义是人们体验认识的反映。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事件,人们采用不同的认知视角,或选择事物或事件不同的突显特征,以及不同的详略度的把握,则可能形成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意象,这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意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一个词形来表征。论文进一步分析构成同一词形表达相反或相对意义的条件,即同形反义词词意义构建的认知机制。论文认为转喻、语境及对立联想是同形反义词形成的认知机制。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认为是语言之内的一种高效的认知手段,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和言语方式。转喻的本质就是用事物的突显属性来指称另一个相关属性或事物整体的一种认知方式。同形反义词的形成正是转喻这种认知机制的运作。语境也为同形反义词的形成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而对立联想,作为人们的内心的情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从而促成了同形反义词的形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同形反义词的形成是人的认知与现实世界互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