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餐饮业的迅猛发展,餐饮废水的排放量激增。由于富含纤维、蛋白质、脂肪类食物残渣,因大量集中排放的餐饮废水而诱发自然水体水质恶化、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缓解城市污水系统运行负荷、促进缺水区域中水回用技术发展,论文针对学校食堂的餐饮废水排放相对集中、排放量大、水质基本稳定等特点,采用移动床生物膜法(MBBR),通过开展小型实验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可同时实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餐饮废水中水回用技术工艺,为推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发展及推广应用奠定必要的理论及实验基础。论文在开展餐饮废水的MBBR中水回用实验研究过程中,以进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为主要考察目标,重点开展了生物膜培养、驯化、操作要素对系统处理效果影响评价及系统出水深度处理等实验研究,解析了生化降解历程与各操作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动力学理论分析,归纳出系统操作过程的最佳条件,并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论。1、利用组合有移动床式生物滤池的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餐饮废水时,采用合理构造的空心球及生物球作为生物载体,不但可以实现平稳、快捷的挂膜过程,而且挂膜完成后既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2、在诸多影响要素中,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COD、氨氮及总磷的去除起到决定性影响。当曝气量低于0.4m3/h时,随曝气量的增加,COD、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反之,当曝气量大于0.4m3/h时,COD、氨氮及总磷的去除受到抑制,尤其是总磷的去除,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去除效果显著恶化。水力停留时间低于7.5h时,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COD、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均有明显的提高,超过7.5h后,总磷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3、pH值、回流比和温度等操作要素对COD去除影响不大,但对氨氮及总磷的去除却有明显影响。当温度从15℃提高到30℃时,氨氮及总磷的去除效果均有明显改善。pH值大于7时,对氨氮去除有利,pH小于7时,氨氮的去除受到极大抑制作用,尤其是随水处理时间延长,去除效果恶化明显;4、运行结果显示,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5、系统的出水经后续絮凝深度处理后,水质各指标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达到中水回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