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是中国最大的民国公馆区,被誉为“近现代建筑样板区”,有着“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的说法。作为民国时期最高等级的住宅区,众多民国党政军要员、社会名流以及外国使节都曾在这里居住。本文以民国地籍图和地籍分户图为数据来源,基于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与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尺度对颐和路公馆区的街道系统、地块及街廓、建筑物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形态分析。该研究不仅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民国时期的规划和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民国史、民国规划和民国建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颐和路历史街区及南京旧城的保护和改造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以绘制于1936年的民国地籍图(1:1000)和绘制于1946年至1948年的地籍分户图(1:400)为数据来源,首先对其进行扫描数字化,对数字化成果的精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民国地籍数据相比现代地籍数据的特殊性,研究如何合理设计民国地籍数据库,使得民国地籍数据能够得到更好地组织与管理。随后基于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与城市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颐和路公馆区的街道系统、地块和建筑物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入研究1930至1940年代颐和路公馆区街道的几何和拓扑特征,分析地块的规模、形状、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并分析颐和路公馆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类型。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民国时期的对该区域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规划的执行力度。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所使用的绘制于1936年的民国地籍图(1:1000)和绘制于1946年至1948年的地籍分户图(1:400)测量精度相对较高,绘制的地籍图和地籍分户图图上信息完整,质量较好。根据本文对民国地籍图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时期通过颁布一系列与地籍相关的规定,统一了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和方法,使中国的地籍由传统的量地、清丈发展成现代的图解地籍。民国时期的地籍测量流程与现代地籍测量基本一致,测量精度相对来说较高。(2)颐和路公馆区作为民国时期的最高等级住宅区,其整体的空间形态表现为道路密度高、地块统一、等大、整齐、临街的低层独院住宅街区。在街道的空间形态上,颐和路公馆区北平路(今北京西路)以北街道系统呈格网状,北平路(今北京西路)以南考虑到地形起伏,街道呈放射状。街道系统的密度远高于其周边,区域内街道系统连接紧密,对内对外交通都十分便利。在地块的空间形态上,地块划分均一,形状多为矩形,地块面积多为600~1100 m2,适宜独院住宅建设。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城镇住宅用地,但也有学校、公园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建筑的空间形态上,颐和路公馆区的建筑类型以西式建筑为主,中式建筑为辅,平均建筑密度0.25,平均容积率0.41,是典型的低层独院住宅街区;(3)在颐和路公馆区的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当时规划的各类指标。街道格局采用了格网状和放射状相结合,北平路北侧的街道走向按规划要求与中山北路平行或垂直;91.47%的地块都符合规划要求的地块面积大于540 m2,土地利用类型按照规划仅有城镇住宅用地、学校及公园三种;95.35%的地块满足规划要求的建筑密度低于0.4。在颐和路公馆区中出现的街道系统空间形态、小街廓的格局、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以及分区理念,印证了《首都计划》中提出的“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而于吾国美术之优点”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