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划转型的城市协作式规划初探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yun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城市规划理论不断成长。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自由主义与民权意识逐渐兴起,体现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公民参与社会管治的行为愈发频繁。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吉登斯“结构化”与福柯“话语权力”等理论的影响下,将规划视为对话和协作过程的观点在西方城市规划学界兴起。协作式规划作为城市规划转型的一种新方式,应运而生,并逐步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尝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经计划经济体制向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转型,人们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等也发生变化。“深化改革”的社会共识强音下,公民民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上述背景下,国内城市规划工作产生撞变,规划面临着社会诉求多元综合、规划过程参与互动、规划决策公共利益导向等迫切需求,种种规划转型的潜在特征揭示了当下国内协作式规划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论文首先对协作式规划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相关理论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协作式规划与传统规划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协作式规划在规划语境、规划主体、规划过程和规划成果四个方面的不同特征。  然后,从开放性前提、多元化参与者、对话协作过程等方面对国外城市协作式规划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多元规划主体在对话过程中的关注因素,以及不同语境下关注要素是如何引导利益群体之间展开对话协作、进而达成规划共识的,并总结过程借鉴。  最后,对国内相关规划实践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连云新城北崮山片区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凸显规划转型特征,阐述多元规划主体对话过程下的协作行为,以及动态环境下形成的规划共识。通过对重点设计范围内公共空间规划过程中的方式思变,揭示目前国内城市协作式规划的转型趋势。并以深圳案例作为又一佐证,阐述协作式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其他文献
本文的课题来源于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实践之中对建筑本体问题产生的困惑:我们如何适当地对待当代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于构造。本文试图通过建构理论进行研究,以指导我们深入认识
在快速城镇化动力的驱使下,三峡库区城镇的空间发展规划建设面临日益加剧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土地资源匮乏和环境退化等矛盾,需要有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发展模式为指导。因此
世纪末,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西方建筑界开始出现对"虚拟空间"和数字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的研究热潮.文中分析了"虚拟"的哲学概念,数字设计的缘起和发展现状,主流的数字设计师
近几年来,住宅市场的繁荣和快速发展对我们社会和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上海而言,住宅的发展尤其是高层高容积率住宅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城市本身,引起了社会的各种
学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研究上大量出现了一种追求动态性空间和形式的运动。它挑战我们现有的静态、传统的建筑观念,而在以全球化、多元主义以及信息共享为
植物是城市景观中唯一的自然要素,它也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植物景观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集美学、植物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设计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品质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人开始关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品质,并且关注点也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如今
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形是山地,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山地城市。在当前大规模高速度的旧城改造中,为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山地城市旧城改造项目的容量控制成为必要
本文以测绘、测量、调研、建模为手段,对福建永安青水民居——长庆堂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策略,其结论如下:  一、长庆堂以热环境设计为主,对热环境
本论文围绕着Landscape Architect在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共存这一问题上通过思想或设计可以担当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大体分为三章。首先在第二章对“Landscape Desig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