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丽晚期的汉文诗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郑梦周作为高丽末期的名臣、学者,其汉诗作品内容丰富,具有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郑梦周个人的性理学思想、忠烈节义精神,对后世也具有很深的影响。本文从诗文文本入手,着重阐释郑梦周汉诗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轨迹与风格、吟咏主题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接受。本文把郑梦周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主题学的读者,通过他的作品研究他是如何借鉴域外文学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被接受后的嬗变过程。研究视线主要凝聚在这位读者身上,也就就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朝鲜古典汉诗文学中的外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因素。主题学研究的是“各国文学互相假借着的题材”,“打破时空的界限来处理共同的主题,或将类似的文学类型采纳为表达规范”。主题学研究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是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郑梦周的生平背景,并且提供了这一时期韩国文学的接受屏幕。再以“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展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要素,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根据郑梦周的主体特点,选取中国古典文学主题中的“离别”、“求仕”、“生命”、“从军”、“怀古”这几个具有官吏化文学特质的主题来进行研究。进而揭示出中韩文学在不同时期,同一主题的发展状况及其汉诗中的中国古典诗歌要素。本文第三部分采用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全球文学为广阔平台和背景的比较研究;以“平行比较”的方法总结、概括各民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文学区域性,探讨由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而产生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文学现象及发展趋势。只有先清楚中国古典文学主题的几大要素,也就是文化、民族、历史等方面的积淀,才能在郑梦周汉诗中寻找到主题学接受的轨迹与成因。本文以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研究理论及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为引导,使研究始终建立在实证、思辨、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科学基础之上。资料多采取《韩国文集丛刊》第五集中的《圃隐集》的资料及汉诗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