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良好传统,高度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但社会生活中乃至校园生活中违背道德准则与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表现出对道德的漠不关心和麻木。就学校环境下,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所处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如何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国外对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主要以其性质与结构、影响因素、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及职业领域道德敏感性等方面为主。国内主要从静态上对道德敏感性进行现象描述与哲学思辨。学校道德氛围的研究,也是从道德观点、教育角度进行理论思考与分析,从心理学视角进行的研究不足。学校道德氛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同一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存在差异,反映出不同个体对道德氛围的心理敏感性不同,校园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上。因此,考察个体道德敏感性与其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能力,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隐形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道德缺失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有益的见解与建设性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有研究者从理论上提出了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知觉关系的理论观点,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本研究假定个体的道德敏感性对其感知学校道德氛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1)青少年在道德敏感性及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上存在年级差异,个别因子存在性别差异;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存在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高道德敏感性个体对积极道德词存在注意偏向,低道德敏感性个体对消极道德词存在注意偏向。高道德敏感性个体对模糊情境故事存在解释偏向,低道德敏感性个体在模糊情境故事上不存在解释偏向,二者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