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丰富物质成果积累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渐渐体现出来。佛教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若发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职能,便能实现积极而正面的社会价值,承担文化纽带和心灵使者的身份。宗教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能体现区域间差异、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因此,对它的研究,不仅可以利于宏观全局的信息掌控,还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及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提供支撑。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探寻,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是民族文化应对全球化的必要形式,亦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和谷歌卫星影像获取佛寺的矢量多边形、中心点数据、面积规模以及布局特征,基于ArcGIS10.5平台,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平均最近邻分析、Kernel密度分析、Global Moran’s I分析和Getis-Ord Gi*分析方法,对省内的1269个佛寺进行了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指数和佛寺影响力加权作为指标,对省内73个行政区域的佛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为浙江省佛寺资源的利用提供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浙江省佛寺分布偏向东部,且有显著集聚的趋势,佛寺空间密度极其不平衡,呈现“7”字型的高密度区。最高密度出现在温州地区,达0.12个/km2,西南衢州和丽水地区低于0.01个/km2。浙江省佛寺以中小型规模为主,面积集中于1×103至6×103m2之间。城市佛寺的面积规模均值最大,但同时内部差异也最大。在分布上,呈现大规模佛寺集聚的“热点”区域和小规模佛寺集聚的“冷点”区域。前者位于杭州、嘉兴、奉化、兰溪和舟山地区,后者集中于温州地区。浙江省佛寺72%朝向南方,但东南和西南朝向均多于正南朝向佛寺。单轴线型佛寺布局在乡村和城市的比例大于山林佛寺,自由布局则主要出现在山林佛寺中。地形对于佛寺空间分布有显著相关作用,佛寺倾向于分布在坡度小于、海拔较低的地区。佛寺数量与距离河流远近显著相关,越靠近河流或水域,佛寺分布数量越多。交通对佛寺分布的影响作用与河流相似,距离主要公路越近,佛寺数量越多,交通对佛寺规模和密度未产生显著线性影响。地区人口和地区经济与佛寺数量和PD呈正比,且相关性高,与MNN呈反比。历史时期的城市地位、高僧大德以及宗派发展对于佛寺空间分布亦产生了显著影响。浙江省的73个行政区域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第一类为浙江省的佛教文化中心,包括舟山、杭州、天台和宁波地区。第二类为温州地区的小规模佛寺密集区。第三类为小规模佛寺散布区。第四类为“一大多小”佛寺分布模式。第五类为局部小规模佛寺集聚区。第六类为大小佛寺均匀分布区。在此基础上,对于各地区的佛寺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