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采用认知语言学词汇演变理论,考察秦汉时期及其以前的中医著作中虚实范畴与虚实词义范畴的范畴化历史进程,并对《金匮要略》中虚实补泻治疗策略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采用认知语言学词汇演变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与方法,考察秦汉及其以前中医著作中虚实范畴构成成员的变动、成员地位的变迁,虚实词义范畴原型的转移、各义项间的相互关系,文化模型对范畴化的影响等。1.运用原型范畴理论等考察虚实范畴成员构成与成员地位的变化。2.运用隐喻转喻机制、既有的意向图示、基本相互关系、文化评价等理论考察虚实词义范畴的范畴结构变化,以及义项间的联系。3.系统参照秦汉及以前的哲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史、政治史等分析“文化模型”对虚实概念范畴化过程的影响。4.对比分析《内经》与《金匮要略》中虚实补泻治疗原则的应用情况,以此为例证明虚实范畴的演变对临床应用发展的指导作用。结论1.中医“虚”、“实”概念从广义的哲学范畴发展到中医领域的人体病理范畴中医学产生并成长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早期中医学领域的许多概念便是直接借用了哲学范畴概念,概念内涵与外延与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差异并不大“虚”、“实”便是其中一例。在概念的范畴构成方面,《内经》中“虚”、“实”范畴的成员十分广泛,包括(1)人体病理状态的虚实,即邪正斗争状态下的“正气虚、邪气实”。具体又有脏腑虚实,阴阳虚实,精气血津液虚实等。(2)人体生理状态的虚实。人体内的阴阳和精气血津液随着自然界四时、昼夜、月之盈亏等发生周期性、节律性的变化,或者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呈现逐渐由虚转实,再由实转虚的规律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虚”、“实”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且第一种情况下多指由于体内精气血津液与天相应的运行规律而导致的局部或“虚”或“实”,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虚”、“实”,而非绝对意义上的。(3)自然界阴阳、五行、月相等的虚实变化。同时包括正常的变化与异常的变化。而在成书年代略晚一些的《难经》、《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中,包括现代中医学,“虚”、“实”概念的范畴成员则逐渐局限于人体病理状态的虚实。2.中医“虚”、“实”范畴成员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早期的箴石技术与冶金技术的发展、道家的“导引术”、天学的政治统治地位等促进了针灸器具的更新与经络理论的发展;晚一些时候道家炼丹术、药物研磨与炮制技术、地学、农业的进步等,对药物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使得中医形成早期经络学理论发展要优于药物学理论。中医许多概念范畴在中医学发展早期偏向属于医经家经络学、针灸治疗学领域范畴,而后逐渐向药物治疗学领域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医“虚”、“实”范畴的成员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虚”、“实”在《内经》中既包含可以大量表示气出气入,气不足气有余等用以指导针灸治疗的经络学概念成分,又包含表示五脏虚实,总体气血阴阳虚实等用以指导药物学治疗的药物学概念,二者均位于范畴的中心地带。而后期,表示脏腑阴阳气血虚实的药物学概念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表示经络虚实,与天时天运虚实的经络学概念则呈逐渐向边缘地带发展的趋势。3.认知语言学词汇演变理论能为中医概念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中医学语言的模糊性,美学性,形象性,隐喻性等特征不利于中医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清晰界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中医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如训诂学、文献学等,在研究注释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在不同语境中对词语表象进行描述性分析,而忽视探讨词义之所以如此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概念内涵与外延在历史进程中的动态演变过程,其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概念词义演变内在机制研究不深入。CL的词汇演变理论所既有的具有普适性的范式与对“文化模型”的重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医学的概念研究带来新的思路。4.范畴化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内经》只是范畴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词义演变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使得范畴的内部成员、成员地位、甚至原型均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此过程中,从“虚”、“实”范畴诞生,到《内经》的“虚”、“实”范畴,到后期《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的“虚”、“实”范畴,再到现今中医学的“虚”、“实”范畴,中医“虚”、“实”范畴经历了内部成员缩小、成员地位变动,与词义范畴原型转移等变化。相应的,由理论所指导的临床实践也发生变化,并将继续变化下去。《内经》只是“虚”、“实”范畴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其中一个阶段,其范畴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对应的临床虚实补泻理论等均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保持《内经》模式,而是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