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发生率高,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只有了解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干预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有必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目的:本研究在上海三家医疗机构的血液净化室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现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抽取上海市三家医疗机构(三甲医院一家,二甲医院一家,二乙医院一家)血液净化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4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研究人员发放问卷,填写一般资料问卷,由患者本人于透析结束后于家中填写疲乏评定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于下次透析时交予研究人员。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2份,回收率为94.3%,其中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为92.4%。对122例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9.58±12.18岁;男性患者略高于女性患者,分别为56.6%和43.3%;大部分患者不工作占91%,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占69.6%;子女数以1个孩子为主,占63.9%;大部分研究对象享有上海城保(占83.6%);经济负担以轻度负担为主,占44.3%。2、研究对象中,65.6%的患者存在疲乏,其中,17.2%的患者为中重度疲乏。对疲乏评定量表中各因子分析显示,FAI1、FAI2、FAI3因子得分均为一般性疲乏,FAI4得分为中度疲乏。3、研究对象中,51.6%患者睡眠状况正常,48.4%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3%的研究对象可疑/肯定存在焦虑情绪,32.8%的研究对象可疑/肯定存在抑郁情绪;研究对象领悟社会支持处于高水平,得分为61.66±13.11(总分84),其中,家庭内支持处于高水平,得分为22.96±4.27(总分为28),家庭外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38.70±10.20(总分为58);研究对象自我管理总分在29分到77分之间,平均为55.29士11.22分,在自我管理的四个维度中,即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及情绪处理中,得分分别为:伙伴关系:12.21±2.99,问题解决:14.63±3.47,执行自我管理:19.02±4.56,情绪处理:9.43±3.02。自我管理状况总的不太理想处于一般水平。自我管理各维度按照维度内条目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伙伴关系(3.05)、问题解决(2.93)、执行自我护理(2.72)、情绪处理(2.36)。4、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疲乏状况与不同性别、透析过程中是否出现急性并发症、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和体重增加百分比、CRP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等因素存在差异。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血透患者疲乏状况为因变量,可能影响其疲乏状况的各种因素(性别,年龄,并发症,体重增加百分比,CRP,睡眠状态,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焦虑,抑郁,自我管理)为自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显著多于男性,无并发症的血透患者疲劳发生率显著少于有3种或以上并发症者,CRP>8mg/l的患者疲劳发生率显著高于<8mg/1者,家庭内支持好的患者疲乏发生率显著少于家庭支持不良者。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疲乏占65.6%;其中重度疲乏占17.2%。此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问题,采取适当护理措施,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与性别、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透析中超滤量和体重增加百分比、CRP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自我管理等因素存在差异。建议在护理工作中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透析并发症情况、及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等身、心状况的评估,分析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开展病友间的联谊交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以疲乏状况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显著多于男性,无并发症的血透患者疲劳发生率显著少于有3种或以上并发症者,CRP>8mg/l的患者疲劳发生率显著高于≤8mg/1者,家庭内支持好的患者疲乏发生率显著少于家庭支持不良者。性别,有无并发症,CRP水平和家庭内支持是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在对女性患者的护理中,更关注疲乏的状况;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适时予以心理支持;在治疗时,要关注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