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的提出,国家对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更为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耕地,而提出的战略性政策,既为解决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 文章以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研究思路,选取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芒市为研究实例,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等为基础图件数据,运用GIS技术,数学模型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进行了芒市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1)芒市后备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分析了宜耕地后备土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以适宜性评价方法和结果为依据,结合芒市实际情况得出了满足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占用耕地补充方案;(3)提出了落实后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芒市境内目前尚存在一定数量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总量达8892.30hm2,占土地后备资源的61.67%,且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整体质量较高,一、二等宜耕地数量占绝大多数,达到92.72%;不宜耕地(即宜林、牧)后备土地资源总共5298.36hm2,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布局在芒市东部海拔较高,地势陡峭的山区。 2、在适宜性评价中,受地形坡度和土壤质地等因子的影响,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程度等级降低,导致全市范围内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其中地形坡度是宜耕地质量等级的主要限制性因子,3305.75hm2宜耕地因地形坡度影响,质量等级被评定为三等。 3、芒市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但由于多年来对后备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坝区周边地势平坦,立地条件优良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以所剩无几,未来后备土地的开发向山区蔓延的趋势明显,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4、到2020年理论上芒市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总量不得少于1162.19hm2。其中一等耕地1079.57hm2,二等耕地82.55hm2,三等耕地0.06hm2。根据芒市的实际情况,按照亩产一等耕地600gk,二等耕地400gk,三等耕地200gk折算,在保障耕地总量不变、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得出两种相对合理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方案(1):补充一等宜耕地1079.57hm2,二等宜耕地82.55hm2,三等宜耕地0.06hm2;方案(2)全部补充二等宜耕地不少于1702.03hm2。 为保障后备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开发,本文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及社会监督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为相关土地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