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是兽医临床的肠道病原菌,对猪病的发生以及公共卫生具有一定影响,做好其临床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抗菌药物在猪细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需求。为了解规模化养殖场中重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江苏省部分地区腹泻猪肛拭子493份。建立了 PCR方法对致病性大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7]247); 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TN2016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是兽医临床的肠道病原菌,对猪病的发生以及公共卫生具有一定影响,做好其临床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抗菌药物在猪细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需求。为了解规模化养殖场中重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江苏省部分地区腹泻猪肛拭子493份。建立了 PCR方法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样品301份(61%)、空肠弯曲杆菌阳性样品3份(0.6%)、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阳性样品2份(0.4%)、产荚膜梭菌阳性样品14份(2.8%)。该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仍然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虽然为低频率感染,但在公共卫生方面值得关注。对检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的样品进行细菌学分离,获得了301株大肠杆菌。通过常见菌毛、毒素、毒力岛等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了分离株存在16种不同的毒力基因类型,分别为F18+Stx2e+125株(41.5%)、HPI+68株(22.6%)、Stx2e+30株(10%)、LT1+ST2+20株(6.6%)、F4+Stx2e+10株(3.3%)、LT1+ST1+10株(3.3%)、ST1+ST2+Stx2e+9株(3%)、F4+6株(2%),F41+5株(1.7%)、ST2+4株(1.3%)、F5+3株(1%),LEE+3株(1%),LT1+3株(1%)、ST1+3株(1%)、F4+F5+F41+1 株(0.3%),ST1+ST2+LEE+Stx2e+1株(0.3%)。进一步分析表明,HPI+大肠杆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1~15日龄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Stx2e+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则主要来自30日龄以上的腹泻仔猪。通过使用O抗原单因子血清对分离株进行O抗原型鉴定,确定了 15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O抗原型,分别为O139(66.8%)、O107(11.9%)、O15(10.6%)、O45(2.6%)、O101(2.6%)、O54(1.3%)、O21(0.7%)、O138(0.7%)、O78(0.7%)、O141(0.7%)、O159(0.7%)、O111(0.7%)。其中O139抗原型主要见于 F18+Stx2e+株。为比较不同毒力因子型大肠杆菌的毒力差异,选取3株代表性分离株(F4+株,F41+Sxt2e+株,ST1+ST2+LEE+Stx2e+株),以4周龄ICR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显示,所试分离株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5×109 CFU/0.5 mL、1.9×109 CFU/0.5 mL、1.2×109 CFU/0.5 mL。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与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呈现明显的相关性。通过对小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发现攻毒组小鼠的小肠细胞轮廓不清晰、细胞坏死、肠黏膜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明显病变,而对照组未发现病变。为兽医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对其中1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发现大部分分离株(83.3%)对6~8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中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头孢曲松、多粘菌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磷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比例分别为90.7%、87.3%、80.7%、78%、67.3%、57.3%、56.7%、52.7%、51.3%、50%、43.3%、12.7%、10.7%。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日龄仔猪和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日龄越大的腹泻猪,其分离株耐药率越高,这或许与临床用药的频率以及不同地区用药的差异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眉脂肪垫的解剖位置及形态特征,为其位置调整与固定以改善上睑松垂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观察单点内折固定眼轮匝肌(Theorbicularisoculimuscle,OOM)手术对上睑皮肤松弛改善效果、眉高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为上睑年轻化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的手术方法。方法:解剖研究:对7例14侧的新鲜冰冻尸头标本(均已行动静脉红蓝乳胶灌注成型)的眉区进行大体解剖,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
目的:目前常用于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的UroVysion试剂盒在早期膀胱癌的诊断敏感性略低于中晚期膀胱癌,且在中国膀胱癌患者的诊断效率还不确定。我们希望寻找一种新型FISH探针组合用于中国膀胱癌患者的检测,并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自本院的膀胱癌肿瘤组织样本(n=15)进行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根据这些数据
函数以简约的形式揭示着世间万物间的变化关系,是中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但由于其高度抽象,知识本身难度大,而初中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不够成熟,使用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处理函数问题的能力不足,同时应试教育思想一定程度上仍束缚着教师,种种因素造成初中生的函数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与积极性明显缺乏,在函数教学中关注动机设计成为了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动机设计相关的理论模型中,较为系统、且经过不断验证的ARCS动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并不视为单纯的良恶性肿瘤,而是根据危险度分级评估其恶性潜能。已知大多数癌症中,Galectin-1高表达代表高恶性潜能及差的预后。利用GEO数据库检索Galectin与GIST的相关联系,有数据表明Galectin-1在GIST中高表达。而关于间质瘤方面Galectin-1的研究相
作为一项基础的科学,数学能为很多应用科学技术提供有用的指导,让这些科学技术更好的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因此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因为他们发现学生自我是否有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想法,以及能够很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息息相关。然而,在实际进行应用意识培养时,主要面临着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教师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考虑
洛克沙胂(Roxarsone,Rox)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具有抗球虫、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目前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洛克沙胂吸收率较低,大多随粪便排出体外,可通过环境及动物性食品途径增加人砷暴露的风险。现有研究发现Rox在体内体外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Rox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信号,促进血管或肿瘤血管生长。本文拟通过体外血管
目的:通过记录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肺结节患者的患病情况,运用中西医一体化模式来评估肺结节(pulmonarynodule,PN)的危险程度,观察自拟复方“扶正散结方”对低、中危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出最佳适合“扶正散结方”治疗的临床特征,为肺结节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通过收集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发现的180名肺结
研究背景及目的:乳腺癌目前已经被认为是全球女性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通常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针对癌症每年的评估报告表明,2012年,估计全球有170万例乳腺癌患者,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5%,其中521,900例乳腺癌相关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5%。在南美、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乳腺癌年均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且逐渐发展趋向年轻化[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能够引起宿主产生严重免疫抑制和多种恶性肿瘤的疾病,最早发现于1908年,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病原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正反转录病毒亚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α反转录病毒,该病毒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对养禽业危害严重。根据以往的报道,主要将感染鸡群的AL
目的和意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对于早期患者而言,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纠正下肢的异常力线来减缓过早的关节退变和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该手术技术的关键在于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下肢力线的矫正不足以及矫正过度均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