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黄秋葵花、叶、种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黄秋葵的叶、花与种子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利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黄秋葵不同部位(花、叶、种子)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黄秋葵不同部位(花、叶、种子)的总酚酸的含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定黄秋葵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与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合分析不同采收期样品中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总结出黄秋葵的最佳采收期。实验结果表明:1、从黄秋葵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分析中发现,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组分尤为明显,占总组分的37.04%,分布在叶中的挥发油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有13.24%,花中有22%,种子中有1.8%。2、总黄酮、总酚酸等化学成分在黄秋葵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总黄酮在黄秋葵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顺序为:花>叶>种子,分别为2.5%、1.2%、0.7%。总酚酸在黄秋葵花、叶、种子中含量分布为2.5%、1.5%、0.2%。3、黄秋葵花的还原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对较强,种的最弱。即花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种的抗氧化能力最弱,叶子的抗氧化能力居中;花、叶、种子三个部位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它们的ICso大小为:花>叶>种子。这表明花的挥发油抗氧化能力最强,且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正相关。4、黄秋葵花和果实不同采收期和黄秋葵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都有差异,得出7月中旬至下旬的花与8月下旬和9月上旬果实中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相对较高,且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在7月中旬至下旬采收的花较优,而果实的采收期则宜选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通过实验分析黄秋葵的黄酮酚酸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为黄秋葵的深入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基础与依据,为黄秋葵的推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