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许多城市相继出台强制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规定。“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新能源的支持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为保证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加强对环境产业的支持至关重要,而法律制度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最直接有力的保证。 环境产业的持续发展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产业的外部性问题。只有研究环境产业的理论与发展规律,提出科学的环境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才可能实现环境产业的持续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法律推广的关键是怎样才能找到交易成本较低、有效率的权利配置模式和实施程序并加以法律化。但是,在这之前对环境法律政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限塑令”的实施可作为前车之鉴。所以,探讨制定环境法律政策的成本效益问题对我国的环境立法、环境司法实践都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产业的法律推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从利益限制到利益增进基本研究理思路的转换,力图将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结合起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产业法律化的成本问题。文章首先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推广手段进行了研究,并且借助“限塑令”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了“法律---行政”模式和经济模式的优缺点。其次,本文重点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强制推行的法律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影响强制推广的法律成本的因素,提出了建立“法律---行政---经济激励”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推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