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帖”为云南建水陶标志性装饰形式之一,盛行于清末民初,并绵延至当代的建水陶装饰。随着建水陶的发展,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残帖”的图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就“残帖”的出现、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做出较为详实的考察,而是将其简单定义为建水陶所独有的装饰形式。事实上,“残帖”这种以“堆叠”、“残破”的文字、图绘为审美的趣味并不是建水陶装饰中所独有的。清代中后期,这种审美趣味在江苏、江西、浙江等一带广泛出现,并且在绘画、工艺装饰中都有涉及。其形成与清中晚期金石风尚的兴起、书法审美有着诸多暖昧关系。迄今为止,鲜有人就该细节进行梳理与深入考察,而这恰恰是本文研究重点所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试图将建水陶“残帖”装饰图式分解为“多种书体堆叠、并置”的构图与“残破”的审美趣味两个突破口,并试图将两者与“帖”与“碑”的书法审美相印证研究,以资获得一些启示。“帖”作为书法学习的重要依据与范本,将中国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的多种书体都收录其中,对“帖”的学习意味着对多种书体(特别是行、楷、草)的熟悉与掌握。明末至清代,特别是清中期以后,随着金石考据的兴起,以篆隶为主要表现书体的金石学再度勃兴。至此,多种书体的学习与掌握最终固化为“多种书体”及“杂卷册页”并置、堆叠的形式。与此同时,金石学的发展也直接促使了金石书法对篆刻印章钤面、金石碑拓中“崩残”、“漫漶”、“残破”的注意,“残破”审美趣味由此产生。其最早出现在明末的篆刻、书法审美中;清中叶以后,随着金石学的极度繁兴,该审美逐渐被强化,最终固化于“多体书”、“杂卷册页”的堆叠、并置的图式中。这种混合了残破、漫漶的绘画形式被命名为“锦灰堆”,并广泛影响了当时的工艺装饰;建水陶“残帖”装饰便是属于这种审美风尚中的一个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