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安全评估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的灾种之一,震灾纪录史上大量建筑物的损坏及相应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已给人于启示:研究、发展抗震设计规范、方法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系统程序来实现对现有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评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的仅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目标的设计理论,在抗震设计理念、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在做到大震时主体结构不倒塌以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没有考虑中小地震作用下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的丧失而引起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安全评估。 本文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运用地震反应谱法、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及静力推覆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对三例结构形式各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的探讨。根据所得数据展开了讨论和研究,并做了相应的修正,以期能对未来的工程实际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论文主要内容为: 1)回顾总结了国内外结构抗震评估体系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2)运用地震反应谱法及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等弹性方法分别对三例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3)运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三例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地震波的选取、结构动力方程的建立及解法、数据处理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情况; 4)使用静力推覆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三例结构进行了弹性及弹塑性抗震性能评估分析。针对现今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比较了规则结构、偏心结构、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及高振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其中讨论了侧向荷载分布形式及目标位移等的确定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针对某些方面作了一定的改进;最后将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基本吻合,说明该法可供工程实际参考使用。
其他文献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崭新的结构形式,它是把预制好的梁和柱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吊装机械把构件吊装就位,在梁柱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通过后张预应力筋的挤压力把梁
学位
地聚合物是以活性低钙或无钙铝硅质材料(如偏高岭土、粉煤灰等)和碱激发剂为主要原料,采用适当工艺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得到的一种无机铝硅胶凝材料。目前对于地聚合物性能
屈曲是影响钢构件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开口薄壁柱可以发生三种屈曲模式:局部、整体和畸变屈曲。畸变屈曲现在还不为人们所熟知,我国现行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
为了减少由于飞机滑出跑道造成的危害,机场除了设置跑道之外,还在跑道外围设置非常宽阔的区域即升降带。由于经济方面等原因,如此大范围的场地全部设置成与正规跑道相同的刚性路
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在旧结构加固中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增强”为目的的试验、应用已经广泛开展,对于FRP约束混凝土结构作为新建结构增强、增韧作用的研究处于
学位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60%,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城市地下空
研究圆形基础的动力刚度系数,在理论和实际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入势函数,求得平衡方程通解,进而建立土层和半空间的精确对称动力刚度矩阵。矩阵中各参数均有明
本文在针对当今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结合国内外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居住空间活力性的创造,提出不单是浮于层面的空间形态的静态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