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的出现既是历史必然,也是社会制度进步的表现形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以农民工的身份融入城市,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助推了所在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也彰显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面对经济波动时的自身适应力是何等薄弱。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却不得不离开了工作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二者的严重背离折射出中国社会在经济转轨时期所暴露出的系列深层次矛盾: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社会保障制度融合等。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专门研究在城镇化背景下,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融合问题作为论文题目。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级社会保障融合的理论基础。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刘易斯的城乡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及托达罗的城乡预期收入理论;农民工社会保障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公共产品理论。接下来,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融合现状及制约因素。在分析社会保障融合现状时,利用详实和权威数据,主要从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多个层面介绍了不同险种的融合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失业保险的城乡社会保障融合度较高,而其他则社会保障融合度较低;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融合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因素、城镇化程度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最后,本文从农民工社会保障融合的政府责任、市场行为、社会配合与协助以及农民工自身观念的提高等四个方面,为我国构建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融合体系提出了系列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