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尤其是大型群桩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工程界、学术界比较棘手而热门的话题。由于桩和土的物理特性相差较大,在地震作用的激励下,桩与土之间可能会产生张开和滑移等非线性特性,使得问题更为复杂。传统的方法是用m法模拟桩土相互作用,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一定程度不能真实反映桩土间的非线性问题,因此其在工程中的精确程度和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本文重点研究了桩体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桩土接触内界面上的运动状态,建立了运动和动力边界条件,提出并采用能够反映其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桩土域无限接触点对的瞬态接触内力为待定变量,应用经典变分原理(Hamilton原理)和Lagrange乘子法、罚函数法建立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广义变分方程。用三维八节点等参元及桩土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对单元,对桩土相互系统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建立了有限元控制方程。并将Wilsion-θ法成功地扩展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时程分析中。研编了功能性强,包括动力吸收边界(粘弹性边界)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程序,并对程序正确性进行了考核,证明程序是正确的。采用本文建立的桩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最简单、最基本的单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及受力机制,并建立了m法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静动力分析的探讨和比较。结果表明:静力作用下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接近,动力作用下的结果相差较大,m法模型的结果要大一些。作为实际工程应用,本文以中线穿黄U形渡槽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已采用m法确定弹簧刚度的梁杆模型处理桩基础的中线穿黄U形渡槽抗震评估进行了探讨,应用本文建立的桩体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和计算程序,分别比较了这两种模型的上部结构和桩体的位移和内力特性,结果表明对于桩体的内力和位移,无论是动力还是静力结果,两种模型比较接近,但上部结构的内力和位移,静力情况还相当接近,动力作用下却有一定差别,大部分量值有限元法大,个别量值m法偏大,这是值得注意的。虽然本文的研究只是特例,但对中线穿黄U形渡槽及其它工程的抗震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唐山市平原区及沿海区典型地质灾害的现状、地质背景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唐山市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了定量化评价。分析了唐山
二阶效应泛指由轴向力在产生了杆端相对侧移以及沿轴向挠曲变形的杆件及与之相连接的杆件中引起的附加内力及附加变形,通常将轴向力在前一种变形中产生的附加效应称为P-Δ效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分析工具及建造技术的进步,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桥型不断出现、跨度急剧加大。这些大型桥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逐渐暴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桥梁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国内外的桥梁建设中被广泛采用。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长短,已经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
张弦梁结构的地震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抗震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震害中,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人们的抗震意识越来越强,固结构的抗震问题已经被提
框剪结构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及良好的抗震性能被大量的应用于我国的高层建筑中。框剪结构中由于剪力墙刚度大,水平力将主要由剪力墙承受,框架一般仅承受20%左右的水平力。所以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防工程建设、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地下空间规划
论文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并联系富溪隧道实际施工状况,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富溪连拱隧道进行围岩变形、应力及支护结构受力分析,同时在监测成果基础上进行有限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渗透及其随机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选取方便迅速的NEL法,在实验室中进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试验,用概率统计方法将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证明了氯
分析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物理环境的现状及能耗状况,总结近年来我国住宅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后,指出解决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做好外围护结构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