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地质灾害是影响人们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并于2003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但近来频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却依然给人们带来了惨重的损失。2010年10月14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又签署了《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提出联合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联合对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进行调整,联合共建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实验区等一系列内容。广东省于2004年7月首次启动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由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刚刚起步,缺乏对全省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深层次的精细化研究,本研究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以期为进行较高层次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本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坡面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的(11年)地质和气象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分别绘制图、表12和6幅,重新对已有的结论(汛期4-9月主要集中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坡面灾害;粤北中低山为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区;粤西低山丘陵为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区)进行验证,修正了若干普遍性共识,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广东省11年来崩滑流坡面灾害次数与地质灾害次数的年际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和线性回归关系。崩塌、滑坡、泥石流频率的年际变化呈杂乱分布,崩塌、滑坡呈交替相位变化,极值出现的时间均不相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总是相对最小。一般认为,崩滑流坡面灾害的出现总是集中和降雨的汛期相对应,从近年的月际变化来看,应为4-10月,且崩滑流坡面灾害频率呈单峰右偏型。(2)空间分布来看:梅州市(粤东)是崩塌、滑坡的最大高发区,韶关市(粤北)是泥石流的相对高发区。(3)广东省崩滑流坡面灾害出现的原因依然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分别为:降雨渗透作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诱发;人为因素为:开挖边坡、矿山开采、堆填负荷、乱砍滥伐。(4)降雨引起近年来崩滑流坡面灾害的频率逐年上升。总体上看,其诱发的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在坡面灾害、地质灾害中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