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研究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这一治疗单发肿瘤转移灶的有效手段,探讨其与伊立替康(CPT-11)及卡培他滨(Capecitabine)联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的毒性反应及客观疗效。方法:搜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及渑池县人民医院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肿瘤内科及介入科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患者共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证实。射频消融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治疗组(A组):56例患者均为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者,且无其他脏器转移并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本组患者先利用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把肝转移灶全部消融或部分消融,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以及KPS评分大于60分者,并确定此前化疗未用过“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等药物化疗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行全身化疗4个周期,具体用法:伊立替康100mg/m2,静脉注射30分钟,dl、d8;卡培他滨1000 mg/m,po, bid,d1—14。21天为1周期,化疗两个或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其毒性反应。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组(B组):52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患者,且经多次化疗后病情进展,确定此前化疗未用过“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等药物后应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行全身化疗,用药方法同上。全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行全面检查了解全身状况。A组在行射频消融术后无化疗禁忌症后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对部分消融者视随后治疗情况可行多次再消融,如无严重并发症可与全身化疗同时进行;B组在无化疗禁忌症后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对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及两个亚组的生存期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生存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处理,比较不同因素在有效率方面的差异用卡方检验进行处理。结果:A组:56例,全组CR20例,PR26例,SD 4例,PD 6例,有效率(RR)为82.1%(46/56),临床获益率89.3%(50/56);中位生存期为27个月,至观察终点为至,患者的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46/56)、71.4%(40/56)、41.1%(23/56),治疗后多次复查肝功较治疗前明显恢复;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手足综合症及胃肠道反应。B组:52例患者化疗两个周期后均可评价疗效,全组CR 0例,PR 18例,SD 10例,PD 24例,有效率(RR)为34.6%(18/52),临床获益率53.8%(43/52);肿瘤中位进展时间为8.2个月。治疗后多次复查肝功较治疗前恢复不明显,甚至加重;至观察终点,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26/52)、38.5%(20/52)、17.3%(9/52)。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手足综合症及胃肠道反应。A组与B组相比毒性反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近期疗效统计学有显著差异,远期疗效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肝功的恢复统计学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射频消融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在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有相对较好疗效,既注重局部治疗,又兼顾了全身治疗;该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创伤轻微、无痛苦、用药安全经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总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