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一道关键的工序,它是利用光化学反应机理,把制造在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硅衬底上的过程。光刻决定了芯片的最小工艺尺寸,约占芯片制造时间的45%。光刻的工艺质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良率,而缺陷是造成良率降低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在处于55 nm量产阶段的工厂中,约80%的缺陷是由于设备的原因造成的。分析研究光刻工艺设备所造成缺陷的实例并归纳总结,有助于量产良率的提升,并且为实现更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一道关键的工序,它是利用光化学反应机理,把制造在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硅衬底上的过程。光刻决定了芯片的最小工艺尺寸,约占芯片制造时间的45%。光刻的工艺质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良率,而缺陷是造成良率降低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在处于55 nm量产阶段的工厂中,约80%的缺陷是由于设备的原因造成的。分析研究光刻工艺设备所造成缺陷的实例并归纳总结,有助于量产良率的提升,并且为实现更高集成度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55 nm工艺量产阶段,由涂胶显影机所造成的三种典型缺陷:刮伤缺陷、线性缺陷、边缘缺陷,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引起这三种缺陷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设备改造以及完善管理措施的解决方案:(1)刮伤缺陷是由于易变形部件在工作中变形导致组件之间的刮擦引起的。通过自制间隙测量工具保证该单元预装的oring与inner cup的间隙维持在1 mm左右,改造设备增加显影槽内组件的固定装置以及增加4个监测站点到6个来减少刮伤缺陷的发生;(2)线性缺陷通过实验,确认是由于防反射层涂胶机工作中掉落颗粒经过后续的旋转成膜而造成的。针对线形缺陷,通过改善手臂、热板以及光阻喷头的清洗方法及频度来缓解,同时通过扩大排气管径等相关改造来减少缺陷发生;(3)边缘缺陷是由于在显影过程中有液体掉落在硅片表面而造成的。针对边缘缺陷,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优化了喷嘴的回吸高度,由原来的液面与喷嘴持平,优化成液面与喷嘴保持1~2毫米距离;以及调整设备排气量,从小排气量增大到每分钟10升。通过以上多方面的优化,设备平均故障时间间隔由之前的84小时增至现在的168小时;设备利用率从92%提升至93%;完成了量产阶段期间每年定下的产能目标,提高了全厂设备能效。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从那时起她便没有参加联合国的工作……所以,是联合国与和平事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参加联合国的工作而受到了更大的损失。正是联合国将从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以立刻纠正这种状况中获得好处。—阿尔及利亚驻联合国代表拉哈勒,1971年10月25日联大第1976次会议
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界以及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硅基光电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依托于目前商业上最先进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体系,硅基光电子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以及高集成度的优势,被视作是未来光电集成以及全光互连的首选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硅基双环调制器的电光调制幅度增强及啁啾特性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器件尺寸越来越小,以满足人们对器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尺寸缩小对制造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缺陷成为影响产品良率的主要因素。芯片中接触孔的作用是连接前段器件和后段金属,而接触孔缺陷直接影响着电路的连接和器件工作状态,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工艺。由于该缺陷发生在接触孔底部的位置,只能通过电子束扫描,探测接触孔电阻异常的方法来寻找缺陷。本课题针对三种接触孔成型工艺缺陷进行研究,分
传统的电控波束成形网络受限于孔径效应,无法满足未来相控阵雷达对于大带宽的需求,并且扫描范围较小,速度较慢。近年来,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波束成形网络中,有效提高了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带宽和抗干扰能力。但是,目前的系统大多采用分立的光学器件,无论是尺寸、重量还是功耗仍然有待提升。基于集成器件实现波束成形网络也只是局限于个别器件的集成,并未完全解决系统体积、功耗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并研制了基于光开关型延迟线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及毫米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小型化的需求愈来愈高,系统向着高度集成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快。目前,作为推动系统集成度不断提高的关键方法,各种先进的封装技术不断涌现、电子微组装技术持续进步,通信系统向着高集成度、高频率、宽频带和高功率方向快速发展,已得到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通信系统不断朝着大功率和高频率等方向演进,也带来一些待研究和解决的
随着半导体器工艺节点的不断刷新新低,互连技术对芯片最终的质量影响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可靠性、延迟、能耗等性能。自130nm技术节点开始,铜布线因其优异的RC延时、抗电迁移等性能而逐渐取代铝布线,其中铜电镀是其最主要的关键工艺之一。在40nm技术节点,铜通孔最小直径已缩小至至90nm左右,电镀铜里更易出现埋层空洞缺陷,而这种缺陷在电镀后或化学机械抛光后很难被及时发现,而是到最终端进行晶圆可接受性测试
在汽车电子市场份额逐渐增长的背景下,集成电路封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目前,半导体封装使用的工艺能力在不断提升,抗压能力越来越强,但芯片成本缺日渐降低。在传统消费电子封装中,因为市场金价的波动起伏和本身材料特性的限制,铜线的低成本和本身突出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稳定性等特点使其在半导体市场中慢慢取代金线成为主导地位。但是在汽车电子行业,因为汽车电子委员会针对汽车电子Grade等级划分和高品质要求,市场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便捷性的需求,电子元器件开始向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发展,因此作为电子元器件核心组成部分的集成电路器件在设计和制造上开始追求更小的栅极线宽,更多的金属层数以及更低的电阻电容延时。栅极线宽的变小要求集成电路中的介电层工艺具有在更小区间内的间隙填充能力,而多功能性则促使着相关研究单位尝试通过调整集成电路结构中薄膜氧化层的成分来缩短相关器件的电阻电容延时。在此背景下,采用高密度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DVFS)是一种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动态调节电压和时钟频率来降低功耗的技术。当工作在更宽的电压范围下,DVFS技术会使芯片获得更高的能效。然而,在宽电压调节范围下,电路在不同工作点的设计裕量及工作点间切换的代价会更高。论文面向宽工作电压范围,设计了结合片内电源轨切换和片外DC-DC调压的混合DVF
光子模数转换技术(PADC,photoni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是克服传统电子模数转换技术(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遭遇性能瓶颈的重要技术手段。PADC技术将光子技术的高速宽带与电子技术的成熟灵活紧密相结合,为下一代雷达和通信系统提供理想的信号接收处理解决方案。前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提升PADC系统的基本性能,比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