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70后女作家乔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文坛,她的小说创作在近年备受关注。乔叶的创作之路从散文开始,曾被评为“十佳青春美文作家”的她成功地从散文创作转型到小说创作,并逐渐形成拥有个人标识的文学创作。阅读乔叶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犀利与坦诚。她的写作像匕首一样撕开我们内心的隐痛,探测生活中的尴尬,直抵人性的卑微与驳杂:但在刺穿的过程中,她并不是剑拔弩张的批判者,而是饱含深切体谅的承担者,她写作的匕首指向他人,更指向自己。乔叶以最大的真诚与勇气为我们呈现出社会与人性的真实。本文在细读乔叶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梳理乔叶小说创作中对女性隐痛、城乡尴尬以及历史人性的挖掘,探讨乔叶小说创作所特有的犀利而温婉的文学特质,并发掘乔叶在当代文坛所独具的魅力及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包括四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讨论:第一章探讨乔叶笔下的女性逐步发现主体生命意识与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乔叶笔下的女性大都经历着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她们正视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并寻求自我价值,但这往往承载着与传统道德伦理相违背的痛苦。本章主要从书写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展现女性自我救赎中的挣扎、寻求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乔叶细腻的笔触尤其擅长对女性心理世界的挖掘,她撕开女性内心的隐痛,在疼痛中探寻女性心理与精神世界的成长。乔叶对于女性心理世界的挖掘与对于女性精神世界的自省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第二章探讨乔叶对于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尴尬的深入剖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城市化给乡村与城市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乔叶以犀利的笔触挖掘出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心理与精神上的转变。本章主要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艰难的身份认同、城乡文明的对立以及“拆迁”背后的人性真实三个方面来探索乔叶对现实关切的深度,思考以“返乡者”身份出现的乔叶在叙述过程中的独特的叙事立场与表达效果。乔叶在小说中犀利地表现出在现代都市商业文明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失守,并且努力而温情地书写着现代都市中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人性在欲望中的挣扎。在《拆楼记》中她曝光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内在的变化,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重新理性地审视农民,重新思考农村的拆迁和拆迁中变化的农民。展现出新时代农村书写的转型。第三章探讨乔叶最新的关于“文革”历史的小说创作。乔叶从她最擅长的心理剖析角度去观照“文革”中那些极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大多数”,并挖掘他们身上“平庸的‘恶’”,发现“文革”过后人们身上依然存在的民族内部的病症,告诫所有人面对历史认罪并知罪。本章主要从批判性反思历史中的集体无意识、拷问现代人的良知与理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文革”历史中狂放的暴力与虚妄的权力造就了群体的疯狂,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犯罪的背后潜藏的是人性本身的罪恶。乔叶在小说中就像一把尖锐的良心解剖刀,不但剖开了被遮蔽的疯狂历史中集体无意识的罪恶,还剖开了现代人对历史悲剧中人性恶的延续。第四章探讨乔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的写作态度与写作理想。乔叶的小说创作是犀利的,但又是温婉的,看似矛盾的融合恰恰形成了乔叶小说最独特的风格。她能够潜入人们的内心挖掘内心的隐痛,也能够给这隐痛以宽厚的安慰;她剖开残酷的现实,而又试图去舔舐所有的伤口。她始终坚持写作从人性出发,不轻易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她在写作中降低写作姿态,真正做到以自剖其心的态度进行写作,对于一切苦难和尴尬都给予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乔叶在小说中对苦难的悲悯之心化作了温润可触的文字,给人们以诗意温暖的希望。本章主要从“去道德化”的叙述、卑微的写作姿态、质朴善意的人文主义光辉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思考乔叶小说创作的特质。结语部分纵观乔叶的小说创作之路,通过乔叶小说创作的转型与创作格局的扩大,思考70后整体文学创作对自身局限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