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正在成为严重的“城市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出行。为响应党中央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凭借其能耗低、效率高、大容量、占地面积少等低碳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但由于其站点间距较大、可达性低等特点,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接驳来确保客流的合理集散,从而保证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因此,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以其灵活度高、节能健康、绿色环保等优势,再一次回归到公众的视野。在城市机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慢行者的出行权受到机动交通的侵犯,出行环境日益恶劣。因而,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规划者对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的关注,是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文章以西安市轨道交通为例,首先对基于出行链的轨道交通接驳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了慢行交通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和交通污染这些问题上的重要意义,在探究步行和自行车现状出行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步行和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主要因素。通过RP和SP调查法及调查问卷对西安市轨道交通主要的三种接驳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结合非集计模型中的MNL模型,建立了出行者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并利用Trans CAD软件分别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检验,分别筛选出步行环境和自行车环境下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的显著性影响因素。通过分别对两种环境下的某一显著性影响因素水平的调整,得到改善后的接驳方式选择概率,发现在对步行环境和自行车环境改善后,原本使用公交车进行接驳的出行者向步行和自行车接驳方式发生转变。基于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能够为引导居民参与绿色出行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