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药复合麻醉(针药组)和全凭静脉麻醉(全麻组)。针药组在麻醉诱导前及体外循环结束后应用韩氏穴位刺激仪(取双侧内关、列缺、云门穴)进行电针刺激30min。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外科伤害指数(SSI)作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3min(T1)、锯胸骨后即刻(T2)、体外RE转机前(T3)、停机后10min(T4)、停机后60min(T5)、术毕即刻(T6)、术后2h(T7)、术后4h(T8)、术后8h(T9)、术后16h(T10)及术后24h(T11)各时点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博指数(SVI)、血管阻力指数(SVRI),同时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搏时间、自动复跳及电除颤、术中及术后用药等情况,检测患者围术期肌钙蛋白及肝肾功能指标。
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左室射血分数(EF)、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心脏停搏时间、总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以及体外过程中最低鼻咽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温过程中针药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
2.术中针药组患者芬太尼及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术中针药组艾司洛尔用量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异丙酚、咪唑安定、硝酸甘油及苯肾上腺素用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小时内针药组平均多巴胺最大量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
3.针药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ICU停留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p<0.01,p<0.05)。两组术后24h内临时起搏器使用率无明显差异(P>0.05)。
4.麻醉诱导后3min(T1)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博指数(SVI)、血管阻力指数(SVRI)较麻醉诱导前(T0)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p<0.05,p<0.01)。停机后10min(T4)、停机后60min(T5)、术毕即刻(T6)三时点两组MAP较麻醉诱导前(T0)有显著下降(p<0.01),全麻组此三时点CI、SVI较麻醉诱导前(T0)有显著下降(p<0.01、p<0.05),与针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组在术后4h(T8)、术后8h(T9)、术后16h(T10)时点CI值均明显低于针药组(p<0.05),术后24h(T11)两组CI间无显著差异(p>0.05)。
5.CPB结束即刻(t1)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浓度较麻醉诱导前(t0)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针药组于CPB结束后2h(t2)达最高值(p<0.01),全麻组于CPB结束后6h(t3)达最高值(p<0.01),两组cTnⅠ在各时点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6.术后全麻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术前有显著增加 (p<0.01)。而针药组无明显改变(p>0.05)。针药组术后UAER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两组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7.术后针药组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较术前有显著上升 (p<0.05),全麻组AST及DBiL较术前有显著上升 (p<0.01,p<0.05)。
结论:在相同麻醉深度的条件下,针药复合麻醉患者围术期麻醉镇痛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更少,血流动力学更容易稳定,术后患者恢复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