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以“结果链”理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构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市基层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尚存的阻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下一阶段的推行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政策文件以及各种卫生报表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武汉市分级诊疗实施现状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中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键作用发挥现状,确定本研究所需的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2)实证研究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抽取4个样本区域共计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通过收集现有资料、区域调查表、机构调查表、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及知情人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本研究所需的定性与定量资料。(3)专家咨询法:本研究选取15名从事分级诊疗行政管理和分级诊疗研究的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确定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4)熵权法:运用熵权法确定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减少专家意见的主观性。(5)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定性和定量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各样本区域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支持情况以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单因素分析。(6)综合评价方法:应用TOPSIS法、RSR法以及二者加权模糊联合的方法对武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研究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构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0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投入(0.5081)、活动(0.3882)、产出(0.0726)、结果(0.0312)。(2)综合评价部分主要结果:分级诊疗实施以来,武汉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联合体建设、远程医疗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TOPSIS法、RSR法以及二者加权模糊联合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即从2015年(改革前一年)至2018年(改革后两年)4个样本区的综合评价得分逐年增长,这表明各样本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综合效果逐年向好。(3)城市基层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评价分析结果:对所收集的2308份医务人员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中心城区的调查对象对实行基层首诊的认可度以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接治能力评价均要高于远郊区;对医护人员患者转诊指南或规范的相关培训需加强;女性、返聘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下、近三个月月平均收入在4000元及以下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整体评价更高。【结论】(1)分级诊疗对于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市自分级诊疗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配置和人员数量配置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稳步提升,其参与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以及建立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实现从无到有。(2)武汉市高效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一是有序就医格局仍未形成,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源的挤占效应仍然显著;二是双向转诊机制尚不完善,转诊双方机构的核心利益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不足且利用不充分;四是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且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机制;五是医疗联合体建设、医保以及医药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助力尚不显著。(3)建议探索制定分病种基层首诊制度,强化基层首诊。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性服务模式探索为核心着重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构建医保与医疗联合体的协同机制,平衡转诊双方利益。增强基层财政补偿机制、医保制度、药物政策等有关政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的整体协同性。通过各方合力积极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