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过中美建交后美国《新闻周刊》看改革开放的中国形象,展现其报道的内容,揭示其报道的方式,剖析其报道的原因,一为“知彼”,二为更加“知己”,三为彼此的沟通增加更多的文化谅解,正是本文的初衷与目的。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缘着创刊——易主——国际版——太平洋版——对华发行的线索,简述了《新闻周刊》从几乎是“准《时代》”的“文摘式改写”发展成为《时代》“挑战者”的“奇迹”。 第二章在等距抽样、立意抽样的基础上对《新闻周刊》的对华报道在量度和广度上作了宏观上的简析,发现报道量呈历时性递增趋势,报道面广泛但分配量严重失衡,选题上更多关注重大的政治事件与社会问题,区域报道量上体现出一定的客观性。 第三章通过对《新闻周刊》对华封面报道内容上的概括,分别就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三个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三大类及其次分类,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展现其立场、观点和态度及其与客观事实的异同及变化。结果发现80年代主题是将中国改革误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90年代则以“中国威胁论”为主旋律,夸大中国实力,对华态度的分野是“六四风波”。在“两岸四地”关系上明显倾向于台港澳,始终怀疑“一国两制”。 第四章就对华封面报道中的两大主题“自由民主人权”与“中美关系”进行立体的典型分析,展现其报道的频度、角度、态度及深度。结果发现报道明显地站在美国立场,淡化甚至丑化中国形象,报道的语气随着中国“自由民主人权”状况和中美关系的变化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同。 第五章就对华报道的特色和技巧的分析,揭示《新闻周刊》是如何以客观中立的方式表达其整体上显现出来的主观倾向性。分析发现,《新闻周刊》借用消息源、平衡手法、精确新闻、图片新闻等客观性手段在内容上呈现出泛政治化和泛问题化、一体化与立体化、多疑性和批评性、预测性和建议性、中国特色化等特点,有效地达到了倾向的效果。 第六章就《新闻周刊》所处的小环境境与大背景,运用比较新闻学、国际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分别从显性与隐性的层次,历史与现时政治与文化等多种角度,对对华报道进行感性审视与理性透视。归因分析得出,对华报道的失实及对中国形象的扭曲从根本上说是美国国家利益、资产阶级立场、西方文化背景及新闻观念等合力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