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乎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区建设对于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目的在于保护好绿水青山,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遗憾的是我国当前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并没有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重点生态功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定位而被限制发展,国家目前主要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和项目支持的方式予以补偿,然而,当前无论是以项目为依托的补助或者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在本身的设置上都存在问题,例如转移支付民生目标对生态建设目标的挤压、项目支持的随意性、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等。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各少数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碰撞融合,地方性知识是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不容忽视的背景。探究将国家法和环境习惯法两套知识系统进行对接和互动的方案,有助于解决中央的生态补偿制度在落地时的“水土不服”问题,保障生态补偿目标的实现。以现有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开展现状为依托,在关照重点生态功能区民族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补偿模式为主,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为补充的补偿模式,从立法、运行、保障三个方面提出适用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的优化方案:在立法方面厘清重点生态功能区法律关系、补偿范围和补偿程序等,注重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的对接;在运行方面优化补偿标准的确定方式、完善政府补偿并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在保障方面以资金审计监管制度、生态补偿效益动态评估制度和纠纷处理制度等提供制度支持。
其他文献
大学生学习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
知假买假问题,关系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和维权机制合理设置的问题,由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概念没有明确,而且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定论,使得消费者权益保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与延续,对于实现“村美民富”的乡村建设新常态,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自2008年浙江安吉率先在全国出台系统化美丽乡
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制度是指同一案件或同一纠纷不能被重复审理,其适用的关键是“一事”的判断标准。对比国外立法,我国立法显得滞后,没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一事”标准,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