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25例标本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2002-2006年间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存档蜡块。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D8S133、D8S136、ANK1、D8S137、LPLTET和D17S855,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结果: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总体率,原发肿瘤为19例(79%),配对淋巴结转移灶为21例(88%)。在25例中有24例可提供信息,其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10例中有5例原发癌表现为在至少一个位点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5例在一个或至少一个以上位点表现为原发癌等位基因缺失而在相应转移灶则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结论:1.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前列腺原发癌还是转移灶在8号染色体均存在较高的缺失频率,可能在染色体8p存在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TSG)。2.肿瘤进展及随后的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失衡模式。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3.采用激光显微切割的方法收集纯化癌变组织,优势在于其选择性强、精确度高,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上皮及间质细胞混杂在标本中而导致假阴性问题的出现,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