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接触石棉为首要致病因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恶性度极高,治疗困难,预后差,生存期短,仅有少数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化疗。本研究旨在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PM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情况,分析患者生存、复发及预后情况。TNM分期采用2018年1月1日更新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恶性胸膜间皮瘤分期(第八版)。结果:1、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55%),女性27例(45%),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60.5岁,有明确石棉接触史3例。临床分期分为Ⅰ期和Ⅱ期8例(13.3%),Ⅲ期和Ⅳ期52例(86.7%)。2、初诊时25例患者误诊(41.7%),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4例,肺癌13例。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胸痛(28例,46.7%)。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胸膜增厚55例(91.7%)和胸腔积液38例(63.3%)。根据侵犯范围分为局限型(28例,46.7%)和弥漫型(32例,53.3%)。3、经胸外科行根治手术1例,减瘤手术7例,减状手术5例。静脉化疗患者41例,姑息性放疗9例,口服靶向药物4例。有55例患者完成随访,确诊至随访期结束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95%CI:8.0~16.0),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6%、16.4%、1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8)、侵犯范围(P<0.001)、肿瘤分期(P=0.046)和化疗(P<0.001)与预后相关。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侵犯范围(P=0.003)和化疗(P=0.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1、恶性胸膜间皮瘤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2、MPM恶性度极高,预后差,确诊时多为局部晚期,仅有少数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为主的化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侵犯范围和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MPM治疗方式应以联合手术、化疗与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辅以靶向治疗。目前针对MPM的研究尚少,仍需进一步的大型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同时期待更多新技术、新药物的开发,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