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2.观察NLR、PLR、PLT、CA125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3.探讨NLR、PLR、PLT、CA125与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实施HIFU治疗的101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HIFU治疗前及术后48小时完成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计算病灶体积(V=0.5233×D1×D2×D3),术前病灶体积为V1、术后无灌注区体积为V2;术前完成血常规、CA125检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痛经症状进行评分;其他症状采用“子宫肌瘤相关症状量表”(UFS)进行评分。治疗后1月、3月、6月、12月随访患者的痛经及其他相关症状,并再次评分。根据术前病灶体积(V1)与术后无灌注区体积(V2)计算病灶消融率;根据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的值计算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R(血小板/淋巴细胞)。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NLR、PLR、PLT、CA125与VAS、UFS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NLR、PLR、PLT、CA125与术后VAS、UFS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者VAS评分的不同,依据患者痛经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间NLR、PLR、PLT、CA125有无差异;根据患者术后12月与术后6月VAS评分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复发风险组和疗效稳定组,据NLR和PLT值作出ROC曲线,找出存在复发风险的临界NLR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1名患者,其中1名拒绝随访,中途退出随访5名(妊娠2人、手术3人),7名失访,实际完成全程随访的患者88名。1.通过对88名患者的VAS评分及UFS评分分析发现,术后VAS评分及UFS评分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1月、3月、6月VAS评分及UF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12月VAS评分及UFS评分较术后6月稍有增加。3.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NLR、PLR、PLT、CA125与VAS、UF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LT与术前VAS有相关性(r=0.337、P=0.001),CA125与术前VAS有相关性(r=0.259、P=0.015);NLR、PLR与术前VAS无明显相关;NLR与术前UFS有相关性(r=0.284、P=0.007);PLT、PLR、CA125与术前UFS无明显相关。4.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NLR、PLR、PLT、CA125与术后VAS、UFS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LR与VAS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r=-0.24、P=0.025);PLT与VAS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r=0.294、P=0.005);CA125、PLR与VAS改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LT与UFS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r=0.222、P=0.038);PLR、NLR、CA125与术后UFS改善程度无明显相关。5.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痛经程度患者间NLR、PLR、PLT、CA125有无差异,三组间P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三组间CA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三组间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三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根据术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合术前NLR值作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P<0.001),NLR临界值为2.465,大于此值者术后12月复发风险增高;结合术前PLT值作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578(P=0.209),其AUC值小于0.7,临床意义不大。结论:1.子宫腺肌病患者HIFU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说明HIFU作为新的治疗方式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是有效的;2.NLR与UFS呈正相关;PLT、CA125与VAS呈正相关,说明NLR、PLT、CA125与子宫腺肌病的严重程度相关;3.NLR与VAS改善程度呈负相关,当术前NLR>2.465,术后12月复发风险升高;PLT与VAS改善程度及UFS改善程度均呈正相关,但其ROC曲线下面积较小,临床意义不大。提示NLR有望作为预测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