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提高职业胜任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而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导师指导是职业胜任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导师指导机制不明确等,严重影响工程硕士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导师间差异是影响指导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多集中于导师人口特征变量差异上,对导师行为模式差异这一因素还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围绕“企业导师领导风格如何影响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和实践绩效”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聚集四个问题:(1)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结构;(2)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关系;(3)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作用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内在机理;(4)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作用于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情境机制。本文建立了企业导师领导风格通过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研究框架,设计了两个子研究,并采取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一聚焦于明确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内涵与结构,首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及开放式问卷,初步确定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内涵;其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模型结构,开发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量表,从而回答了第一个研究问题。研究二聚焦于探索企业导师领导风格对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通过大样本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有效回答了后三个问题。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模型包括业务处理能力、沟通与建立关系、学习与创新、职业道德、个性品质、客户服务导向等6个维度,共计27个要素。从本文所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与创新维度得分均值最低、男性业务处理能力均值显著高于女性、实践时间对职业胜任力提升有显著影响等。第二,两种企业导师领导风格都对工程硕士实践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支持型领导风格对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控制型领导风格。第三,领导风格可分别通过职业胜任力和工作投入作用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同时职业胜任力还可通过工作投入作用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相比工作投入而言,职业胜任力是工程硕士实践绩效提升的首要因素。第四,当企业导师与工程硕士之间存在性别差异时,企业导师领导风格对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正向影响将减弱;工程硕士传统性削弱了支持型领导风格与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关系,但对控制型领导风格与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理论贡献表现在:第一,探索性界定了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内涵,开发了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量表,可填补目前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结构研究的空白,并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量表支持;第二,探索了企业导师领导风格对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关系,不仅拓展了文献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对理解已有研究结论的分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三,将职业胜任力、工作投入纳入研究框架,研究结果不仅拓宽了对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探索,也进一步明晰了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作用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过程机理,对于揭示领导风格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构建意义。第四,引入企业导师与工程硕士之间的性别差异、工程硕士传统性作为调节变量,厘清了本文理论模型的边界调节,从而拓宽了现有文献对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何种情境下更能促进或阻碍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理解,这对未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的实践启示在于:通过构建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模型,明确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开展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目标和依据,同时也为工程硕士明确未来职业要求提供了指导,对促进工程硕士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提升就业质量有现实意义;其次通过探索企业导师领导风格与工程硕士实践绩效的关系,对高校等培养单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最后为企业实施导师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等也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