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不可忽略的人物。与同一时代的作家相比,她有着更为独特的身世。她不仅是当时最富盛名的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威廉·葛德文和女权主义激进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唯一的女儿,而且她还是浪漫主义大诗人柏西·雪莱的第二位妻子。自幼得益于父亲的熏陶,她不但结识了父亲在文坛上的朋友们,如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等这些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人物,更有幸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和写作。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玛丽·雪莱年仅十八岁便写出了其第一部小说《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该小说除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之外,内涵也极为丰富。它广泛涉及了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哲学、文学、科学、教育、神话等诸多重要领域。小说讲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瑞士学者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悲惨经历,深刻揭示过度追求自我实现的潜在危险。对知识和荣誉的渴望使弗兰肯斯坦发现了能起死回生的秘密,并且通过拼凑人的肢体实现了创造生命的梦想。然而当其创造物活过来时,他却发现自己制造的是个面目可憎的庞然怪物,于是在惊恐与厌恶中弗兰肯斯坦逃之夭夭。这种不付责任的态度致使怪物不仅无法得到关爱,而且其异常丑陋的外表在人类社会中更无法得到认同。在绝望之下,怪物将所有愤怒发泄到他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及其无辜的家人和朋友身上,他的疯狂报复最终使弗兰肯斯坦家破人亡。 本文旨在对玛丽·雪莱和((弗兰肯斯坦》中所体现的理性浪漫主义观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加以介绍和探讨。除引文和结论之外,全文共分五章: 引文部分主要回顾玛丽·雪莱和《弗兰肯斯坦》在文学传统中边缘化的处境,阐述本文撰写的目的与初衷。此外初步介绍了本文研究涉及的五个方面。 第一章以玛丽·雪莱早期生活为主线,探讨她1816年创作《弗兰肯斯坦》的客观因素。 第二章通过对《弗兰肯斯坦》1818年和1831年两个版本比较研究,指出玛丽·雪莱的修改体现了作者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熟及在对待个体命运这一主题态度上的转变。 第三章从共时的角度入手,着重考察玛丽·雪莱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深入介绍了影响她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因素和哥特文学传统。 第四章力图分析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关注和哥特特征。虽然玛丽.雪莱在一该小说中突出了个体追求的重要性,但其真实意图是通过揭示过度追求自我实现而导致的可怕后果,唤起读者对浪漫主义的理性反思。此外,通过追溯哥特传统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解读《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特征。玛丽·雪莱在该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哥特形式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激发读者内心的恐惧与怜悯这一审美意图。 第五章通过对《弗兰肯斯坦》叙事策略的分析,强调玛丽·雪莱的艺术风格。为了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玛丽·雪莱将第一人称叙事有机地溶入故事结构并运用了书信体、反衬、悬念设置等多种叙事技巧渲染和加强了其浪漫主义主题的表现力。 结论部分以历时的角度总结了文学评论家对《弗兰肯斯坦》的种种阐释,并客观指出今后在玛丽·雪莱及《弗兰肯斯坦》研究中可运用的其他方法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