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是一类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除血友病甲、乙外,其他均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疾病。本疾病发病率低,常幼年发病,终身受累,临床表现多样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有的终身无出血表现,有的出血严重,甚至颅内出血。对本类疾病发生紧密相关基因突变的致病机理研究,有助于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和优生优育,同时也能够更深入认识各相关凝血因子的蛋白结构关系,为相关因子的功能研究提供分子基础,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机体凝血机制。本研究对1例先天性凝血酶原缺陷症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进行研究,为人类凝血酶原缺陷症的临床及凝血酶原的结构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 方法 1.采用PT一期凝固法检测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作为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的筛查实验;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结合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抗原(FⅡ:Ag)和PT一期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活性(FⅡ:C)作为确诊实验。根据家系成员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绘制家系图谱。 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测序对家系成员F2基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PCR-RLFP技术分析100例正常人该位点以排除基因多态性。 3.从正常肝组织提取mRNA并构建F2真核表达载体;采用PCR介导的重组质粒定点诱变技术构建突变体;利用脂质体法(Lipofactamine2000)真核转染并表达。PT一期凝固法分析各突变体(凝血酶原)活性及Western Blot检测抗原。 结果: 1.先证者男,22岁,无明显临床出血表现,凝血酶原抗原为103%,活性仅为2%,属于遗传性异常凝血酶原血症。 2.测序发现先证者的F2基因外显子13存在新的T24858G纯合型突变,致其编码的凝血酶原发生Tyr510Asp(Y510D)氨基酸替换,同时先证者F2基因外显子6存在T165M的SNP位点。 3.体外表达试验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培养上清凝血酶原活性均为2%,抗原也有表达(WB显示)。细胞裂解液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均有凝血酶原抗原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凝血酶原差异表达量不明显。 结论: 1.本研究新发现1例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异常凝血酶原血症家系,由凝血酶原 Y510D突变所致,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突变。 2.体外表达实验显示重组凝血酶原蛋白能够在体外表达,与病人结果一致。但野生型和突变型凝血酶原活性不存在差异,和预期的临床表型结果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