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成果,对其合理、科学的进行评价,已经成为现在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林草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冠层截留效应几个方面对湖南省慈利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慈利县土地利用结构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耕地减少了14244.16hm2,林地增加了23411.1hm2,建设用地增加了2171.58hm2,未利用地地减少了5677.26hm2。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逐步的提升,土地垦殖率逐步的下降。影响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人口增长因素。通过对慈利县退耕还林样地的调查、实验。各林地生物量、枯落物厚度随着工程年限不断增加,不断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截留量也不断提升,减少了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小了地表径流,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各退耕林地土壤粉粒、粘粒占主要部分,农田土壤容重要大于林地的土壤容重,说明林地土壤疏松,孔隙大,透水透气性能好。不同退耕林地群落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欧美杨最大,柏木最小。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大的是杉木林地,最小的是欧美杨林地。乔冠层截留量最大的是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最小的是刺槐林;草本层截留量最大的是香椿×柏木混交林,最小的是杉木纯林;混交林枯落物容水量普遍大于纯林的枯落物容水量。慈利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条一级指标,11条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保护水资源效益,固碳制氧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保育土壤效益,净化环境效益。经过计算、调整得出慈利县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84303.74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53.43%,固碳制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40.95%,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4.60%,改善小气候价值生态效益总价值4.07%,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41%,净化环境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