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几届全运会也体现了竞技水平区域性差异的情形: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地区(广东、福建、海南、香港)、黄河中游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八个区域,分别对各地区田径综合竞技实力进行分析评价,东北地区、北部地区及东部地区竞技实力雄厚,其他地区处于不稳定发展态势而西北地区始终处于弱势区域,因此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对于河北省来说,田径竞技水平区域性差异的情形很明显,按照竞技水平划分为三个区域:优势区域、发展区域、弱势区域。通过对各项目的运动成绩,及项目的分布情况分析,石家庄、唐山、保定三强争夺激烈,列为优势区域,其他八个市区以自己的传统项目优势及其发展项目崭露头角,但是整体水平不如优势地区,差距相差很大,属于发展区域和弱势区域。针对这种竞技水平区域性分布差异大的形势,通过河北省第十三届省运会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析各个项目的分布发展情况,各地区田径项目的优势与劣势并且通过对教练员、运动员现状调查,分析田径竞技水平地区差异性的成因,得出以下结论:(1)选材不够科学,大多教练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参考历届运动会成绩的指标,很少根据运动训练的理论和选材指标进行科学选材,带有一定封闭性和依赖性,缺乏灵活性,这一误区,可能导致田径竞技水平的区域差异性。(2)各市区代表队参赛人数的数量差距较大,夺取金牌总数和总成绩也比较悬殊,充分体现了各市区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区域差异性。(3)教练员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和整体队伍的协作能力对缩小区域的差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统计显示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较高,为田径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这种经济收入差距也关系到了田径竞技水平的区域差异性。(5)领导部门对田径运动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田径运动的发展,这一点在优势区域表现较好,支持和鼓励田径运动的发展,而在发展区域和弱势区域对田径运动关注较少,进而影响到该地区的最终成绩,这种现象表明区域的差异会对田径运动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6)家长的体育认识和体育观念在不同区域存在着差异性,严重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7)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管理模式,把教育和体育有机的结合,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技能的新型运动员,对缩小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区域性差异有较大的影响。(8)要缩小区域之间差异,必须加强各市区的科研支持力度,增加器械设备,改善训练条件,逐步提高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最后,本研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家庭成员的体育认识和体育观念;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培养运动员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实施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监控;合理利用社会、学校资源,增加体育经费投入;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认真对待;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