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病毒在鸡体内的复制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1型(Marek’s disease virus serotype 1,MDV1)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的传染病。MDV1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一些研究表明,MDV1在体内复制的各阶段与MD病程存在对应关系;MDV1在体内的复制状况与其致病性及传播能力直接相关;通常,引起鸡MD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MDV1强毒具有在鸡体内复制率高的特性。本实验选择近年从国内不同地区MD暴发鸡场分离的6株MDV1强毒株/超强毒株、弱毒疫苗814株和国内标准MDV1强毒J-1株,分别人工感染SPF鸡。采用TaqMan探针双重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FQ-PCR)方法,动态检测感染后1~28d病毒在淋巴细胞、羽髓、脾脏、胸腺、肝脏、肾脏和脑的复制状况。意在研究不同致病力MDV1在鸡各组织脏器的复制动力学特性,探索MDV1体内增殖规律与其致病性的关系。同时对近年国内MDV1流行株与80年代分离的国内标准MDV1强毒J-1株进行比较,以期发现流行株在复制动力学方面具有的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接种后7d羽髓中病毒含量开始显著增加,各株病毒在淋巴细胞、胸腺、脾脏、脑、肾脏、肝脏中载量在接种14d左右开始明显小于其在羽髓中的载量。羽髓中病毒14~21d达到高峰,强弱毒株病毒载量达到高峰的时间相近,超强毒株峰值处病毒载量可达到107copies/106 cells,峰值期的病毒载量是感染前期(1~7d)的100~10000倍。2.胸腺和脾脏中病毒载量在感染的第5~7d出现高峰,超强毒株峰值处病毒载量可达到107copies/106cells,7~10d时病毒载量降低,随后稳定缓慢上升。3.强毒株与弱毒株相比,前者在体内的病毒载量更高,复制能力更强。本实验系统的绘制了MDV1疫苗814株和国内标准强毒J-1株在体内各组织脏器的复制动力学曲线,并对近年国内不同地区MDV1现地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动力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MDV1致病性与在其在体内的复制能力显著相关。国内流行株复制动力学特性与多年前的强毒株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在鸡体内增殖能力更强,并且能达到更高的载量水平。溶细胞感染期,在胸腺、脾脏中的病毒载量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其它组织或脏器。感染14d后羽髓中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余组织脏器。MDV强毒株在羽髓中的载量均能达到106copies/106cells以上,这可作为MD诊断的参考指标。本论文首次准确地定量研究了不同毒力MDV1毒株及MDV1流行毒株在鸡体内不同组织、器官内复制规律,为MDV1的致病机制研究、流行变异、诊断及MD新疫苗的研制新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大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多年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分析了制约当今化学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并讨论了如何在化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 化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科学素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期刊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而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又是染色体变异的主要内容。在“染色体变异”一节内容中,有关染色体数量变异的成因是除单倍体、多倍体相关知识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考点,笔者在此从配子和个体两个不同的角度,对XY型的二倍体生物性染色体数量变异的成因归纳并透析如下。    1.生物配子中性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正常XY型的二倍体生物配子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或Y),而性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期刊
在传统的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让学生获取高分,超常规地赶进度,很多基本概念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因此,很多学生总把化学当成第二门外语,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学生到了高中后,由于没有正确地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化学实验揭示有关概念    初中学生好奇
期刊
从鸡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中提取基因组DNA,用Oligo6.0软件设计EnMIC-5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1 470 bp的片段,扩增产物再连接到pMD18-T载体中,经PCR扩增、酶切鉴
目前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急需改革,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得到了社会和教育界公认的教育改革理念,当然初中生物课的改革也应如此。    1.初中生物课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生物新课程中新增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共处的体系,新课程将环境理念融入生物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环境道德和行为。    1.1环境教育在生物课中的重要影响  教师应
期刊
摘要: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因此一些学生提不起兴趣。本文对教师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一、引言    高中化学是继初中化学学习后学生继续深造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这一时期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对其了解的深度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与初中化学课程相比,高中化学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明显的加强,从描述性知识逐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轻生事件、校园暴力事件, 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脆弱群体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定义、种类划分、弱势群体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综述研究,总结了既往研究的成果,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改进这些不足。  关键词: 脆弱大学生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    一、脆弱大学生的定义界定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
期刊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理化性质稳定等特性,是生物体自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都可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