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华裔文学作为中国移民的文学创作产物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论文筛选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作家作品,其中包括有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以及伍慧明的《骨》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文本。这三部作品不仅在华裔文学圈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广泛地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好评。此外,这三部作品都曾获得过很重要的文学奖项,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母女关系是三部作品中的一个共同主题,由于母亲和女儿在小说中分别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使得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和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在母女关系从最开始的文化冲突到最终的融合这条主线上来。与此不同,本论文对母女关系这个主题关注其两个问题。其一,本论文将试图解构母女关系中文化冲突单一的二元对立以及对母女关系最终融合的理想结论提出质疑。因为她们隶属不同的阶级,母女文化融合的结论本身是乌托邦的。其二,与众多研究学者不同,本论文在细读文本之后,试图探讨中国母亲的美国性和美国女儿的中国性。由于中国母亲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定居多年,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她们的感染和熏陶,使得中国母亲彰显其美国性;反之,从小生活在唐人街和中国家庭的美国女儿,中国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探讨她们的中国性就变得有意义了。总之,借助霍米巴巴的杂糅和第三空间的后殖民理论,通过对《女勇士》,《喜福会》和《骨》这三部作品中的母女关系进行研究,本论文一方面尝试解构母女关系中单一的二元对和质疑母女关系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文本分析证明中国母亲的美国性和美国女儿的中国性。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三位作家的生平及作品,并简述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以及学术界对三部小说中母女关系的研究。第二章主要是对母女关系中的二元对立的解构。首先,基于对三部作品中母女关系调查研究,论文发现了学者对此主题的两个普遍误读。其次本章试图解构这两个误读,即对母女关系在文化方面的冲突建构成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解构,以及以这种二元对立为前提,把母女关系的最终融合的定论予以解构。第三章要通过细读文本试图探索中国母亲的美国性以及美国女儿的中国性。第五章是对论文结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