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及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躯体、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日益严重。现代医学治疗不仅关注于改善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更注重躯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的提高,后者更被临床医生、患者及社会认为是医疗技术、疾病控制的终点评估指标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因其可重复性高、疗效可靠、康复快备受青睐。本研究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首次成功施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价,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并分析PCI术后生活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变血管数量、未处理病变血管数量、植入支架数量、冠心病类型;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否存在节段性运动异常;术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术后吸烟状态。以此为医生诊疗、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成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及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52例,经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选用普适性SF-36量表,术前由患者本人填写(因视力差、文盲的患者,由研究者读,患者本人选择),PCI术后1年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进行相关资料采集,应用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PCI术后1年生活质量变化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F-36量表各维度生活质量分数分析:PCI术后1年较术前生活质量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冠心病类型、术后吸烟情况对PCI术后1年生活质量变化有影响,而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变血管数量、未处理病变血管数量、植入支架数量、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存在节段性运动异常、术后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对PCI术后1年生活质量变化无影响。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冠心病类型、术后吸烟情况与PCI术后1年生活质量变化存在复相关,复相关系数为0.365:男性SF-36总评分提高优于女性;无吸烟史患者SF-36总评分提高优于有吸烟史患者,术后戒烟患者SF-36总评分提高优于术后未戒烟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F-36总评分提高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论:1.PCI术后1年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CI术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2.性别、冠心病类型、术后吸烟情况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生活质量变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