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中央部委多次颁布减负的政策文件,但减负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威胁着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建立课业负担的监测与公告制度。在此背景下,对课业负担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研究法,论文围绕课业负担的理解、测量、影响因素和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等问题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课业负担的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方面编制了初中生课业负担的调查问卷,并以S市M区三所初中12个班的48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初中生课业负担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实际课程和活动安排超出政策规定;初中生作业时间长、作业类型单一;校外补课具有明显的应试取向、学生补课态度出现分化;初中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多、积极学业情绪少。第二,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存在群体差异。数学作业比英语作业多;英语学习中女生比男生情绪积极,数学学习中男生比女生情绪积极;乡镇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城市学校学生更重。第三,初中生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的线性关系较弱。并非做越多的作业,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越高;有充足睡眠保证的初中生学业成绩更好;与客观负荷相比,主观感受与学业成绩相关更显著。基于调查结论,论文提出了减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的行动建议:课业负担研究既要考虑客观负荷、又要考虑主观感受;学校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减负规定;教师应该重视作业多样化研究,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减负不只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