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打击预防罪犯的方针策略,是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原则。其科学性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打击预防犯罪的效果,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现阶段的施行的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下,结合犯罪现象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做出的新策略。通过程序公正查明事实真相,从而实现实体正义是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强制措施中只有充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才能顺应当前的犯罪形势合理利用司法资源,收到事半功倍的司法效果。但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严打”政策影响下,我国司法人员已形成注重打击罪犯,忽视犯罪预防,注重破案效率,忽视人权保障的思维定势,从制度设计、工作方式都体现了“严打”的烙印。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立法到司法各个方面加以改善。对犯罪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本文分四章。第一章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介绍,通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的解读,剖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后的价值取向,以便更好的理解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追求的价值包括正义、人权和秩序,作为对“严打”政策的调整,笔者认为在宽严相济政策中人权、正义的价值优先于秩序的价值。第二章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强制措施指导的必要性分析。樊崇义教授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不仅是实体法的问题,也是程序法的问题。笔者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助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并有助于解决当前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对刑事强制措施的反思。此章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介绍了目前刑事强制措施中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冲突的现象。第二部分为原因分析,这涉及诉讼理念的片面、执法观念的偏执和立法体系不健全方面的原因。第四章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刑事强制措施完善的建议,建议引入司法令状制度、羁押场所中立制度、完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羁押替代措施、强化犯罪嫌疑人及委托律师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