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芳香聚合物木质素组成,这些聚合物已经进化成复杂的复合材料,使植物细胞壁具备一定的顽固性,阻碍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利用。生物预处理作为一种比物理预处理或化学预处理更可持续的选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生物降解细胞壁背后的去木质素机制还远远没有被完全了解。本文以4.5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ière)J.Houz)为试验材料,通过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毛竹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的微区分布和分子结构变化解析(3167056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竹藤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的构建(2015BAD04B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竹质建筑用材连续化成套制造技术集成示范(2016YFD06009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芳香聚合物木质素组成,这些聚合物已经进化成复杂的复合材料,使植物细胞壁具备一定的顽固性,阻碍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利用。生物预处理作为一种比物理预处理或化学预处理更可持续的选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生物降解细胞壁背后的去木质素机制还远远没有被完全了解。本文以4.5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ière)J.Houz)为试验材料,通过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以下简称C.v.)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以下简称G.t.)分别侵腐4周、8周、12周和16周,观察竹材微观构造,分析化学组分的微区分布并进行定量表征,以及测定细胞壁力学变化,阐明生物降解过程中微力学性质对化学组成变化的响应,探讨真菌降解竹材机理,从而为竹材用作建筑材料、制浆造纸、仿生材料研发、生物乙醇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白腐菌和褐腐菌处理后的竹材,通过SEM观察其微观构造发现,C.v.和G.t.对竹材的降解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真菌降解相同时间内,菌丝对导管的破坏最明显,薄壁细胞次之,而纤维细胞仅仅在降解后期出现了少量的菌丝穿孔。菌丝在细胞间主要通过纹孔蔓延,菌丝体此时分泌的胞外酶对细胞壁进行降解,造成了纹孔的进一步增大形成了菌丝穿孔。通过显微共聚焦拉曼和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对生物降解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微区分布变化进行研究,对SW区域进行拉曼平均光谱计算,发现真菌处理16周时,纤维细胞中C.v.菌的降解效果明显强于G.t.菌;而在薄壁细胞中,两者对细胞壁的降解程度却没有明显区别。随着G.t.菌处理时间的增加,碳水化合物浓度逐步降低,这在薄壁组织中尤为突出。采用了一系列化学分析方法,定量或半定量地对两种真菌的降解规律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发现在整个生物处理过程中,主要成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就生物预处理同时间而论,C.v.菌对木质素的降解稍强于G.t.菌,但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纤维细胞壁力学进行测试,发现随真菌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细胞力学性能出现了非线性的降低趋势。其中弹性模量通过G.t.和C.v.菌降解16周后,由20.99GPa分别降低为18.47GPa和17.67GPa,硬度则由477.75MPa分别降低至413.96MPa和382.36MPa。通过对组内数据计算其变异系数,发现随真菌处理时间增加,变异系数增大。相关性分析显示,竹材在真菌处理后的纤维细胞力学性能与结晶度呈负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显著。将细胞壁力学与结晶度及各化学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分图显示随真菌时间的增长,PC1得分逐渐降低,且PC1得分G.t.菌总是高于C.v.菌,而未处理对照组的PC1与PC2得分均为最大。而载荷图说明压痕模量和硬度、木质素、木糖、葡萄糖、95%乙醇抽提物、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对PC1都有较强的正向负荷,而结晶度则有较强的逆向负荷。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iPSCs向内皮分化模型,探讨HDACs在内皮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初步了解HDAC抑制剂对于内皮分化的影响,优化内皮诱导策略。方法:1.本研究首先使用CHIR99012将iPSCs诱导至中胚层,再通过VEGF、BMP4、FGF2三种生长因子将中胚层细胞向血管母细胞诱导,最后在VEGF的继续诱导下得到成熟内皮细胞。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内皮标志CD31、C
李代数是一类重要的非结合代数,任何李代数都可以看作是单点流形上的李代数胚.本文基于李代数胚对的Atiyah class的理论,主要研究了李代数L及其子代数A组成的李代数对(L,A)的Atiyah class.通过应用李代数模和李代数的上同调理论,定义了李代数对的Atiyah class,证明了 Atiyah class为零的判定定理.作为应用,计算了实数域上四维李代数对的Atiyah class.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关键字组合进行检索的传统搜索系统,无法解析用户问句的语义信息,只是简单返回相关的答案供用户参考。因此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应运而生,根据自然语言问句能够快捷准确的得到答案,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基于NLPCC-ICCPOL 2018提供的中文领域知识图谱公共数据和清华大学提供的基于基础教育类知识图谱数据进行智能问答系统的研究,将智能问答系
边界层(Planetary Boundary Layer,PBL)参数化方案的准确性会影响数值模式对近地面变量和大气低层热动力结构的模拟,这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非常重要。但PBL方案内在的不确定性使得单一预报具有局限性。随机参数扰动(Stochastic Parameter Perturbation,SPP)方案是一种针对物理参数化方案中不确定的参数进行扰动的集合预报方法,从根源上表征了预报不
本文考虑了切换系统在两种反馈控制下的稳定性研究,并且将研究的结果运用到两级化学反应槽系统、飞控系统、升压变换电路系统中.第一章为本文主要结论的引出,预备了定义和引理.第二章研究了一类具有时变时滞的执行器饱和切换系统的耦合事件触发采样机制和基于观测器的输入反馈控制的稳定问题.对比一般的连续时间反馈控制,基于观测器的事件触发反馈控制的优势在于,其一可以进行非连续时间反馈控制,尤其是在应对系统状态信息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海量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低秩张量填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主要对部分丢失、含有噪声或异常值的数据进行填充,在图像/视频修复、信号重建、数据挖掘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低秩张量填充算法存在速度慢、能够处理的规模小等问题,使得不能发挥其作用和优势。另外,在很多应用中,实际数据的先验
本文利用1980—201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同期驱动轨迹模式HYSPLIT资料,首先对比研究了华南前汛期8个典型涝年和7个典型旱年的低频降水特征及其与低频水汽输送的同期和时间滞后关系,给出了低频降水预测参考信号,并用HYSPLIT模式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南半球低频环流系统及越赤道气流对华南前汛期涝旱年低频降水的影响,
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5G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与5G相关的创新型业务也将大幅增长。无线信道作为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媒介对通信性能有重大的影响。5G和未来通信的发展离不开与相应无线通信环境相吻合的信道模型的研究。由于目前信道模型的仿真并不全面,并且很少有学者对当前的主流的信道模型做出全面客观的对比分析。因此本文结合当前主流的5G信道模
动态场景下的模糊图像是物体的移动、相机的晃动和失焦引起图像的模糊伪像,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对详细图像信息的感知,图像去模糊已经成为图像复原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如何把动态场景下拍摄的模糊图像修复成清晰的图像是十分突出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将动态场景下的一幅模糊的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得到清晰的图像。动态场景下高清晰的图像,在消费电子、安全监控等领域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特种串联机械臂是某特种试验中搭载模型的关键机构,承担着稳固模型位置及调整位姿的重要任务。含有大量构件和运动关节的串联机械臂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这些误差则会反映在机构末端执行器的运动上,尤其是累积性的误差,会随着机构服役周期的增加不断叠加,甚至引起精度的失效。本文针对多误差因素耦合的情况,重点考虑累积性因素,分析特种串联机械臂运动精度及可靠性对误差的响应,并进行精度的分配与可靠度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