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超过或接近使用年限,由于交通量和重车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些设计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运输的要求,且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病害,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有些路面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超载使用或施工等方面原因,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旧路面的规划等级和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需要进行旧路改造。旧路改造必须要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关键问题,即旧路能否充分利用?如何利用?改扩建道路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等等。本文密切结合工程实际,围绕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害原因分析,并针对各种病害类型以及病害程度进行了分类,从现场调查可以看出,破碎板、裂缝、板角断裂和露骨是本工程主要的病害类型。(2)从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两方面评价了依托工程路面,得出现有路面的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和板底脱空状况均评定为差,路面抗滑性能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为次;在上述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物元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性能评价模型。(3)提出了路面性能预测的S型函数模型、GM(1,1)模型和改进的GM(1,1)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改进的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GM(1,1)模型次之,S型函数模型用于中长期预测的精度较差,建议采用GM(1,1)模型或改进的GM(1,1)模型,但在预测时要及时更新原始数据,并建议预测年限不宜超过5个预测时段。(4)分别建立了基于改进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路面综合处治方法决策模型和基于集对论的路面综合处治方法决策模型,根据路面损坏程度,从工程造价、施工速度、旧面板材料利用率、解决反射裂缝、目标使用寿命、对周边环境和沿线附属设施影响七个方面进行路面处治方案的决策,最终确定碎石化是适合本工程的最优方案。(5)在加铺层结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ansys对不同加铺层厚度下,各层层底拉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优化后的加铺层结构。(6)详细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水泥稳定碎石和沥青加铺层的施工过程和工艺要求,并提出了碎石化的一些质量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