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要求。但由于长期以“剪刀差”的方式促进工业、国防的发展,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失衡,农业本生的弱质性和低风险抵御能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单单依靠农业本身难以获得快速发展。自20世纪中叶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高度重视中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措施,从税收、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农业,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欠开发、欠发达”省情,贵州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较慢,在全国排名靠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点明了农业发展对于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作用,对贵州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强调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加强科技创新转化、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方法管理农业、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因此,研究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贵州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在了解农业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介绍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评价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角度结合贵州地域地貌、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及农业现状,在说明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农业特征选取4项一级指标组和13项二级指标,建立符合贵州省情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云南农业现代化水平做比较,对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贵州农业实际,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促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