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及所在研究团队于2012年-2017年,在黑龙江、吉林2个省,涵盖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总共137 085km2的研究区域内,综合运用野生动物生态调查研究技术、生态建模方法、种群生态学、运动生态学和食性分析等技术,开展中国东北虎种群现状及其冬季栖息地利用的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虎种群数量分布及跨境情况2012年1月到2017年8月,采用自动相机监测技术、粪便DNA检测技术和信息网络监测技术获得的东北虎出现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和分析发现,根据影像和DNA检测结果,中国境内累计监测到至少38只个体,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在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累计至少拍摄到35只东北虎,其中34只(除CT22)和俄罗斯Primorskii Krai南部地区小种群为一个种群,其中很多个体跨境频繁,由于种群数量增加有向我国境内西部扩散的明显趋势,但是雌虎扩散距离短;完达山种群数量下降明显,现只能证明至少还有2只雄虎在此分布,自动相机数据证明了,雄虎CT22从完达山扩散到了张广才岭;在黑龙江抚远的中俄边界区域至今仍有东北虎出现,并获得了1只东北虎的影像。2、冬季猎物对东北虎栖息地分布的驱动2014-2017年的三个冬季,在研究区域内的15个地方进行了共计281条样线的有蹄类样线调查,结合2012-2017年414次冬季东北虎出现信息,利用Maxent的方法建立东北虎及其猎物(野猪和狍)的空间分布预测模型,获得如下结果:1)研究区域内,梅花鹿只分布在老爷岭中俄边境区域;马鹿在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零星分布,种群数量少;狍和野猪广布,分别预测出24861.44km2和17216.32km2的适宜栖息地,铁路和居民点等人为干扰因素是影响狍和野猪分布最重要的因素。2)预测出冬季东北虎的适宜栖息地10058.24km2,老爷岭区域有较大连片分布,张广才岭南和完达山东区域也有一定量空间分布,完达山西适宜栖息地极少,同时发现野猪(贡献率10.2%)、狍(贡献率22.5%)和农田(贡献率18.1%)是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人为干扰因子和潜在猎物分布是东北虎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3、东北虎冬季猎物选择收集2012-2016年间在珲春冬季采集到的东北虎粪便35份,通过毛形态学和DNA检测的方法确定猎物物种11种,生物量贡献前四位猎物为野猪(36.63%)、牛(21.79%)、狍(11.45%)、梅花鹿(9.28%)。再结合2015年粪便分布区冬季有蹄类样线调查获得的各种有蹄类的出现频次,计算Jacobs指数后发现东北虎对野猪有强烈偏爱(+0.849),强烈回避捕食狍(-0.693)。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放牧等大量的人为干扰破坏了植被,导致猎物数量减少,进而使得珲春地区东北虎的猎物选择相和俄罗斯Primorskii Krai南部地区产生了差异。4、微生境尺度冬季东北虎运动特征2012-2015年,采用两种方法量化23条东北虎足迹链的弯曲度,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建立东北虎运动特征与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微生境尺度上,东北虎的运动,主要受猎物(野猪的出现概率)的驱动,以及受人为干扰(村庄居民点)和地形变化(海拔、坡度、坡向、到二级公路的距离、雪深)的影响;应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每条足迹链分析单元的方法比该区域所有足迹链采用统一的分析单元,能更细致地刻画东北虎的运动特征。